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

ID:31436486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_第1页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_第2页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_第3页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_第4页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属氟塑料衬套精准成形工艺研究  摘要:金属氟塑料衬套具有极高承载和超长寿命的特点,在飞机的关键润滑部位广泛使用,尺寸精度要求极高,成形工艺过程复杂。本文针对某型飞机平尾金属氟塑料衬套尺寸大、精度高、成形困难等问题,通过工艺分析影响衬套成形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工艺方案,设计了带有五级校形结构的校正模进行衬套成形,并通过试验得到了模具的回弹量值、衬套展开尺寸等工艺参数,最终成形出合格的平尾金属氟塑料衬套。  关键词:金属氟塑料;衬套;多级校形模;回弹  中图分类号:TQ320文献标识码:A  金属氟塑料带材是一种新颖的、性能优异的润滑轴承材料,其主

2、要成分是由聚四氟乙烯与金属基体(钢、铜)烧结而成,它综合了金属和聚四氟乙烯塑料的优点,具有机械强度高、导热性能优良、热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低、耐磨性能好及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可在干摩擦条件下长期使用。利用金属氟塑料材料具有极高承载和超长使用寿命的特点,其制造的衬套在飞机的前缘襟翼、外翼、座舱盖、起落架等部位大量使用,用以保证飞机操纵灵活性和飞行的可靠性。金属氟塑料衬套主要结构形式有两种,带凸肩和无凸肩的衬套,这两种衬套均是由金属氟塑料带材卷制而成,工艺十分复杂,国内只有少数科研院所能够制造该类衬套,且成形的衬套规格一般在φ50mm以下,对于直径在φ

3、50mm以上的金属氟塑料衬套目前无成熟的成形工艺。7  某型飞机平尾大轴采用了金属氟塑料衬套进行润滑,衬套直径尺寸大,精度要求高,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飞机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为此,开展深入的平尾金属氟塑料衬套的成形工艺研究,确定衬套的成形方案,通过计算衬套的成形回弹量值,优化工装结构及设计尺寸,精确展开毛料尺寸等,逐步提高了衬套成形质量,并最终制造出合格的衬套零件,提高了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1.衬套结构  平尾金属氟塑料衬套为开口的圆环结构,如图1所示,设计选用δ2.6的金属氟塑料带材,衬套内径尺寸为φ133mm,外径尺寸为φ138mm,其

4、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1)内径尺寸:衬套内径公差为φ1330+0.04mm。  (2)壁厚公差:衬套壁厚为δ2.5,公差要求不超过0.03mm。  (3)衬套内表面氟塑料层无脱落。  (4)衬套的永久变形量不大于0.025mm。  2.工艺分析  对衬套结构及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分析,衬套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衬套尺寸大、精度高  平尾金属氟塑料衬套内径尺寸为φ133mm,是一般该类衬套内径尺寸的4倍以上,虽然衬套内径尺寸大,但衬套内径公差要求为0~0.04mm,壁厚度公差为0.03mm,尺寸精度要求极高,而且衬套采用板材成形,整个衬

5、套开口结构,满足精度难度极大。7  (2)表面易损伤  金属氟塑料材料由金属基体与表面氟塑料层复合而成,表面氟塑料层的主要成份是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在刚性模具中成形时很容易损伤,由于氟塑料层在工作时起主要作用,因此衬套设计时对表面质量要求极高,不允许成形后氟塑料层表面存在损伤,因此对于模具结构及模具的精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检测困难  由于金属氟塑料衬套为开口结构,图纸要求检测内径尺寸时需把压紧保证无对接间隙,且内径尺寸公差只有0.04mm,这对氟塑料衬套如何进行检测,降低检测误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夹具的结构形式和制造精度都会直接影响检测

6、结果。  3.工艺方案  通过对衬套结构及成形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初步确定采用预弯成形+液压校形的工艺方法,为保证金属氟塑料衬套的成形精度及表面质量,需要在提高成形工装结构,芯模尺寸,展开毛料尺寸精度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工艺研究。  3.1成形工装设计  (1)预成形工装7  由于衬套成形精度高,金属氟塑料衬套成形过程包括预弯成形和精确校形,预弯成形时将展开毛料弯曲成近似的圆环即可,为后续衬套的校形提供毛坯,因此预弯模具采用一般的卷圆型胎即可满足衬套预成形要求,如图2所示,卷圆型胎由端头夹紧器、转动轴、芯轴等部分组成,同时,为避免衬套内表面的划伤,

7、卷圆型胎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大于Ra0.8。  (2)校形工装  (a)设计原理  金属氟塑料衬套的成形精度主要由校形工装保证,校形工装设计为阳模与五级阴模模芯配合的结构形式,工装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衬套校形时,将预成形后的衬套毛坯固定在阳模上,阳模带动衬套一起逐一通过每个阴模模芯,阴阳模之间通过不断挤压实现衬套的校形,同时,为避免衬套内表面划伤,在工装阳模上增加了锥形引导,可以保证校形时衬套与阳模同心,避免衬套压入时偏心而导致的零件表面划伤。  (b)尺寸设计  由于金属氟塑料衬套内表面为氟塑料层,在阳模与阴模模芯挤压变薄时,衬套表面的氟层存在一定的

8、变形回弹,通过对板材加压试验,初步确定该回弹量在0.08mm~0.09mm,已经超过衬套的尺寸公差0.04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