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绿色作文

呼唤绿色作文

ID:3143954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呼唤绿色作文_第1页
呼唤绿色作文_第2页
呼唤绿色作文_第3页
呼唤绿色作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呼唤绿色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唤绿色作文  摘要:作文是思想和语言的有机结合体,应以写辅听、以写助说、以写促读、以写启思,实现听、说、读、写、思立体化,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在一个“悟”上,“绿”在一个“人”上,写绿色作文也是追求真、善、美的人生。  关键词:绿色;教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22-01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突出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反观教学,作为思想和语言有机结合体的作文,理

2、应成为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抓住这一关键以写辅听、以写助说、以写促读、以写启思,实现听、说、读、写、思立体化,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灵感,“绿”在一个“悟”上。绿色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绿”在一个“人”上,即文章应该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打开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美好的心灵世界,做人促进作文,作  文升华做人:写绿色作文也是追

3、求真、善、美的人生。4  一、悲哉,灰色作文!  多年来,作文的天空变得暗淡无光,一片混沌、一片迷惘!作文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文教学变得枯燥、单调、毫无生气;学生变得进亦忧退亦忧,苦不堪言。  一个学生是这样倾述他的作文之苦的:“每逢作文必是茶饭不思,日夜难寐,费尽心机,激活所有的脑细胞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有限的记忆仓库被掏空后,各类作文选便有了用武之地。考试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考试时竟也能屡屡中标,不过,‘智者

4、千虑,必有一失’,偶尔遇到一个没背过的文题,于是套用文章格式、文章技法,大发议论,虚述情感,作文屡得高分。反之,直抒胸臆,文思飘逸,卷面分数却大打折扣!他们在蹒跚中前行,在小心翼翼中探路,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大跌眼镜!灰色作文,似无形杀手,用锁链捆住了他们的手脚,用利刃阉割了他们的精神。悲哉,‘灰色作文’!”  二、畅哉,绿色通道!  如何使作文由“灰”转“绿”?我在教学实践中开辟了三条有效通道。  1、以无字书为通道引进活水。为解除学生硬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是提供大量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让学生死记

5、硬背,二是对一则材料做多角度分析让学生纸上谈兵,把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作为绿色通道,实现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4  在语文课上,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空间》中悟得生存之道,或从《东方之子》中觅得成才之法,或借《时空报道》书写天下兴亡之忧。这些无字书一举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绿色作文开发了无尽的源头活水。很多同学将各类材料汇积成一本厚厚的集子。他们在自己编辑作序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意识到了绿色作文对人生的价值。  绿色作文使灰色作文望尘莫及之处在于:使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大学

6、生待业已屡见不鲜,各行各业都成了热门。为了能够生存,那些曾经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业,也开始受到青睐。“下岗”、“再就业”,成了最时髦的词。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残酷的竞争无法回避。生存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一张大学文凭已不再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了。学习,是一项无止境的劳动。多掌握一门技能,就多一条生存的道路。不学习无以生存,要生存必须学习。生存都无保证,思想岂非空中楼阁?自己都不能养活,祖国又如何报效?通过这样的对比讲评,学生杜绝了无病呻吟、“高空作业”、故弄玄虚,锻炼了真挚的情感、中肯的分析、朴素的文风。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7、。绿色只能在斗争中取代灰色。  2、以有字书为通道激活灵感。历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继承式的:学生只需通过填空、选择或简答把教材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储备起来就大功告成了。而创造式的阅读则与此大相径庭:“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丽读书。”(爱默生)只有创造式的阅读才能使有字书成为激活学生写作灵感的绿色通道。4  创造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读者与作者同样是生活的参与者和感悟者。创造式阅读产生的作文,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它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这所借之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

8、可以是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关涉全篇的艺术手法,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细节。总之,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像打火机一样点燃了读者蓄积在心的灵感,他就可以捉住这电光石火发挥成文,届时,得鱼而忘筌固然可以,即便买椟而还珠亦无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