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

ID:31440481

大小:1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_第1页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_第2页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_第3页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_第4页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伴压力,让他成“名磨”  成成为何是“名磨”  一年级时,成成进入我任教的班级学习。我发现:上课时,老师说一声“看谁坐得最端正”,成成总想第一个坐好;老师表扬字写得入体的孩子,成成会认真而专注地写好每一个字,不惜时间擦了又擦;体育老师要求练跳绳,成成因为不熟,课间独自一人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只要老师表扬谁,成成就会不自觉地看一眼,然后会做得更好。成成事事都想争第一,我也是乐观其“成”。  成成妈妈是我的同事,与她交流后,我得知,在幼儿园时,成成就表现得非常听话,由于学前教育得当,他比同龄人显得更知书达理一些。上小学后,为了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妈妈给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妈妈的理由很简单:班里的许多孩子都很出色,她不希望作为教师孩子的成成拖班级的后腿。  在开学的第一个月里,成成表现得很不错,每天都按照家长既定的“家规”去完成计划中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每次都位列班级前几名。  但两个月后,我和成成妈都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自觉性似乎一直都没有培养起来。日复一日,几乎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是在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之下完成的。成成几乎成了班里的“名磨”。  同伴压力来自父母的教育5  我和成成妈一直在探讨孩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

3、因,其实这就是同伴压力对家长的影响,对孩子的影响。所谓同伴压力,指来自我们周围同伴的,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群体压力。只要生活在群体之中,同伴压力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  成成进入一年级后,班级里的孩子各有所长,跳远高手、绘画能人、读书明星、数学达人,同伴带来的压力无处不在,父母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会给孩子带来自我需要和自我价值的迷失,从而让孩子变得焦虑,甚至变得逆反。这不,为了让成成做个出色的孩子,在完成作业之余,成成妈还给他布置了课外的习题,甚至报了围棋、书法、数学、英语等兴趣班。带来的结果是,孩

4、子一写家庭作业,只要字写得不好,总是擦了又擦,甚至纸张都擦通了,非要写工整为止;一篇几句话的日记也是如此,花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而父母的催促,却没有改变他的磨蹭问题。  我告诉成成妈,我们成人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同伴压力、同行压力,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真正聆听自己大脑和内心的声音,不让自己在这样的压力中迷失方向。同样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会用“唠叨”“悉心照料”和“不断督促”,使孩子失掉自我聆听的权利,无意中剥夺孩子自我抉择、判断的能力。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三步走”的做法:一是不妨试试在一个星期内,父母既不唠叨,也不督

5、促,让孩子自主完成作业,他可以选择“磨蹭”,也可以选择“不写”5,看看效果如何;二是一旦孩子提前完成了作业,余下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父母不再增添额外负担;三是减少兴趣班的数量,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或自身发展需要的一两个参加。  带着担忧的神情,成成妈勉强点了点头。  第二天,成成作业少了两项,而且晚上9:30才上床休息,我找孩子谈了心,让他知道怎样做事才“有序”;第三天,成成作业都完成了,却到晚上10:00才睡觉,我给成成做了规定,一到晚上9点就不再写作业。第四天开始,成成妈告诉我,孩子完成作业开始主动、快速了,特别是写完

6、作业后能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没有磨蹭的理由,速度也提高了,这些变化让一家人欣喜不已。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一旦“缄默”了,孩子就会渐渐习惯听从来自他大脑和内心的声音――我必须怎样做?这是父母在无声中给孩子一个最动听的声音――“我选择,我做主”,有了这笔宝贵的财富,孩子才会开始面对各种压力,即使来自同伴,他真正的个性也会从内心滋长出来,变成一个坦然面对压力的人。  在同伴压力中学会自我选择  同伴压力,是父母生命中的软肋,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会感受到这种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如果父母把这种压力传给孩子,那么,这种同伴压力会远远超出孩

7、子的承受力,导致孩子低估自己、缺乏自信、害怕同伴、感到孤独、缺乏兴趣,乃至学习能力下降,和同伴很难和谐相处。当孩子带着惶恐的眼神,用“磨蹭”“抗拒”,把对于同伴压力的恐惧带到父母面前时,做父母的该怎么办?5  1.只有把自由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学得更好。卢梭认为,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父母可以给孩子理解、欣赏和建议――请注意,一定仅仅是个小小的建议,不是披着建议外衣的强求。  父母教育孩子要“导而弗牵”,把选择权适当地交给孩子,孩子生活里所受的“微观控制”愈少,他感受到的同伴

8、压力愈小。孩子,只有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这里的自由不是胡作非为,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心灵的舒展,选择的动力。  2.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却大相径庭:希望孩子有创造力,却刻意培养谨小慎微的人;希望孩子学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