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

ID:3144058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_第1页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_第2页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_第3页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探析  摘要:从把握生活主线、了解儿童生活,美化生活环境、营造活动氛围,利用科技手段、还原生活原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丰富活动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五方面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15-01  思想品德课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教,实效性较差。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一、把握生活主线,了解儿童生活  主线就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儿童对

2、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儿童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并不是在儿童的生活之外。既然儿童的现实生活对他们的品德形成有特殊的作用,那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就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学会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社会,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儿童回归生活,让他们在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美化生活环境,营造活动氛围4  校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自然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校园的环境、校园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3、能否自主学习,并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品德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都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各地的办学条件,改善学校环境。同时,各学校也十分重视适合儿童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切,都有利于不断提高儿童的品德教育。另外,作为学生学习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努力让教室的布置童趣化,能抓住儿童的兴趣爱好。师生合作,动手制作一些漫画、图片和画报,附上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定期出板报,会让他们有亲切感、新鲜感,在无形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科技手段,还原生活原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

4、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多数学校都有了微机室,甚至有的学校还安装了电子白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教学中,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家福”这一课的导入部分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把课前准备的几张全家福照片制作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对于“幸福树”的设计是:首先,把课本中的诗歌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播放,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幸福树”的主体,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的卡通图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幸福树”。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比较容易理解家的含义,效果非常好。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只知道接受长辈给

5、予的关爱,而并不知道怎样去回报长辈。因此,在“全家福”的“4体会和感受长辈为我们的成长做了什么”这一活动中,教师把实际生活中的几幅生活照片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重新回归生活,再次感受和体会长辈的关爱。  四、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材料,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建立教材、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有些素材可以直接移到课堂中,有些素材不可能直接搬到课堂中,但教师可以把它们制成幻灯片、照片和视频。这样,就能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丰

6、富课堂活动的资源,学生也喜欢参与。  五、丰富活动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儿童可以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到知识。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可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和知识等。当然,演技并不重要,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和感知。这样,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实践证明,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更容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的欢迎,社会技能更强。因此,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而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手动脑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有些可在课堂进行,有些可作为课后的

7、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不作统一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和领悟。  六、结束语4  总之,在品德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用各种手段去模拟儿童的生活情境,才能真正地提高品德教育的质量,让品德教育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提高儿童的思想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袁思明.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与绩效[J].教育评论,2005(01).  [2]康海宁,李化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