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ID:31445600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0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_第1页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_第2页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_第3页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_第4页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基地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具有指导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和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教育厅实施的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江苏省锡山高中以多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为基础,以体现“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哲学为统摄,持续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层级,以学校五大省课程基地为助力,形成各有分担又合力支持“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激发课程领导活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了“核心素养”在学校一级

2、的落地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基地;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32-04  【作者简介】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教师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出炉,使“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年度“热词”。籍由对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的广泛深入讨论,世界教育改革的时代发展潮流被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意义也被再度挖掘,对“未来人才形象”和“新时代学习”

3、的科学描绘,更让我国实施30年的素质教育有了一条明确路径,尤为重要的是,由此催生并凝聚出了一股课程改革“热望”,那就是如何让“核心素养”10在学校落地、生发,并推动我国学校课程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然,任何一个教育改革“构念”的落地与成长都要有一片适合的“土壤”。江苏省教育厅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激发活力的政策空间。作为百年名校的江苏省锡山高中,有着数十年“努力让国家课程方案成为学校一级生动实践”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和实践经验。近年来,锡山高中

4、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的总设计师――唐江澎校长带领团队,以省课程基地为助力,时刻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创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新样态。  但是,毋庸置疑,鉴于“核心素养”的“新鲜出炉”以及支持核心素养的“学科素养”还没有正式出台,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注定会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艰辛路程,好在这个探索之路的开端有省课程基地这一重要的支持,因此,无论对于锡山高中,还是省内已经拥有或即将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来说,如何让省课程基地助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5、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践逻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首度界定的“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概念。  钟启泉教授认为,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核心素养勾勒了新时代新型人才的样貌,是学校课程的DNA,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需要更明晰的概念框架,我国“核心素养”10及其形成的概念框架获取可以设想为四层构成的同

6、心圆结构:以价值形成(含信仰、责任、诚实、协作等价值观)为核心层,其外是以关键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反省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内层,再外以学习领域(如语言学科群、数理学科群、人文科学、艺术和跨学科领域)为中层,最外以支持系统(体制内外的政策性、技术性支持系统)为外层。  崔允?t教授认为,作为课程与评价概念的核心素养,是“从学习结果界定未来人才形象”的类概念,是教育目的和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只有将核心素养建立成从教育目的到学科目标再到教学目标的目标金字塔或目标树才能实现其意义。  2.“核心

7、素养”的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作为既是目的又是证据的“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灵魂,发挥着凝聚利益各方协同实现育人目标的作用。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以此落实核心素养是当下得到认同的课程逻辑。但是,这一以学科实践为主线的课程逻辑如操作不当则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比如,虽然“学科素养”是支撑“核心素养”实现的“构件”,但是,在长期分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本位情况下,核心素养怎样真正得到学科课程的合力滋养?如果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不转变,那么学科课程

8、是不是有足够的效能来支持“核心素养”培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所指出的,普通高中课程及其实施方式不足以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由此可见,只有从整体上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才能让“核心素养”10在学校层面落地,具体而言,就是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教育哲学,以学校教育哲学来统摄学校课程,紧紧围绕“人”来构建课程体系;树立大教育观,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向,明晰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科学习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提供什么“养料”,并形成逐级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