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

ID:31445876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_第1页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_第2页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_第3页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_第4页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明朝诗坛复古的呈说方式  摘要:明代文学基本围绕复古和反复古来相互推进,复古浪潮的空前激烈,纵然有朱元璋建立政权、恢复汉制的政治原因,也有思想界严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的文化倡导。然而如果从学古的方式上细分之,则可分为以李梦阳、李东阳为代表的“形式复古”论,和以方孝孺、何景明为代表的“通变复古”论。  关键词:明接受形式复古通变复古  明初期的宋濂,虽没有明确提出复古主张,但他重视诗歌的师承关系,批驳近代诗人不师人而师自我的不良习气,可以说首开明代复古之风。他在《答章秀才论诗书》中从文学史的角度具体论述了从三百篇到唐宋的诗歌承袭状况,其

2、中论及唐初的诗作,因其“承陈隋之弊,多尊徐庾。遂致颓靡不振”,而“张子寿、苏廷硕、张道济相继而兴”的原因,却是“各以风雅为师”,因而他的“师承”论,不是一味的继承前代,而是有选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他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从他如何评说诗坛泰斗杜甫和李白的诗作上探寻:论杜甫“上薄风雅,下该沈宋,才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须臾之流丽,真所谓集大成者,而诸作皆废矣”;尊李白,“宗《风骚》及建安七子,其格极高”。那么他显而易见是以“风雅”为标准,符合风雅精神的即为好诗,不合风雅,即使师承前人,也不足以兴,这和刘勰的“宗经”相呼

3、应。6  然而宋濂的重师承,以风雅为标并没有在诗坛掀起复古之风,真正引领明代复古诗风的当属前后七子,他们的诗文见解都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口号,高举复古的旗帜,但是,何景明和李梦阳的“对战”证明他们的论点也并非完全一致,细细品味便会发现,李梦阳的复古主张更形式化,而何景明则略显通变。  李梦阳与何景明诗论的不同集中体现在《驳何氏论文书》中,文中自称“李某岂善文者,但能守古而尺尺寸寸之耳”,明确提出以复兴古学为提倡,古诗宗汉魏,近体宗盛唐,文宗秦汉,将模仿古人创作,甚而尺尺寸寸的拟古作为自己进入诗坛的不二法门,虽然他自以为自己的守古并非

4、照搬守旧,比如他认为“古之工,如??,如班,堂非不殊,户非同也,至其为方也,圆也,弗能舍规矩。何也?规矩者,法也。仆之尺尺而寸寸之者,固法也。假令仆窃古之意,盗古形,剪截古辞以为文,谓之影子诚可。若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古法,罔袭其辞,犹班圆??之圆,??方班之方,而??之木,非班之木也,此奚不可也?”按照古人的方式作诗,把今人之情套在古人作诗的模子中去,忽略了古人当时的情境所感,只是比“窃古意,盗古形,剪古辞”多了“以我之情”,然而用古人作诗的方法生套作者的此情此境,显然是不现实的。  李梦阳的“学不的古,苦心无益”(《答周子书》)被

5、钱谦益评为“以复古自命,曰古诗必汉魏,必三谢;今体必初盛唐,必杜。舍是无诗焉,牵率模拟剽窃于声句字之间,如婴儿之学语,如桐子之洛诵,字则字,句则句,篇则篇,毫不能吐其心之所有”(《列朝诗集小传?李副使梦阳》)。这显然一语道破李梦阳的致命之处,在于重形式而乏内容的模仿路径,即便他一再标榜“以我之情,述今之志”6也终难逃古人影子。他不仅主张诗歌严格按古人字句罗列,作文与作诗一样,都要遵循古人之格式、句篇,他在《答吴瑾书》中提到“文自有格,不族其格,终不足以知文”,对诗作和文章的尺寸模仿导致形式主义复古泛滥,李梦阳晚年在其《诗集自序》中发出“真

6、诗乃在民间”的感叹,可知他也认识到形式上的模仿不足以带动文坛进步,现实的土壤也很重要。  李东阳虽然不是明七子,他的“轶宋窥唐”看似也只是宗于唐音,然读者熟读其代表作《麓堂诗话》便可发现,宗唐的目的其实是得古,评韩愈“得意时,自不失唐诗声调”,论元好问“中州集所载金诗,皆小家数,不过以片语隽字为奇。求其浑雅正大,可追古作者,殆未之见”,由此可知宗唐是他的口号,有唐之韵味、声调是他对诗歌提出的要求,而学唐的目的则是追古,求其浑雅正大。只是在方法选择上,同李梦阳异曲同工的走上了形式复古的道路,不同于李梦阳的“尺尺寸寸之”,李东阳是将声调的不同

7、作为诗歌区别的特征,因而从声调上下功夫。他认为诗歌“声调有轻重、清浊、长短、高下、缓急之异,听之者知其为吴为越也……然其调之为唐、为宋、为元者,亦较然明甚”,因而他认为诗法也“不过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只要在声调上区别轻重缓急,风格明了即可。  何景明与李梦阳同属明七子的代表人物,然而在其著名的《与李空同论诗书》中却认为“空同子刻意古范,铸形宿镆,而独守尺寸”,可知何景明并不赞成李梦阳刻意古范的追古方式,虽然他也“追昔为诗”,但他“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仿形迹”6的思想和形式上的模仿划清了界限。在如何对待古人之作这个问题上

8、,何景明表现出比较辩证的思想,不仅看到了李梦阳过于拟古的弊端,也看到了自己不太依傍古人导致的不足,评论空同“方雄视数代,立振古之作,乃亦至此,何也?凡物有则弗及者,及而退者,与过焉者,均谓之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