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D:31445946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1页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2页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3页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4页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性格发展、自我意识和心理压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内涵,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3-02  一、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内涵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含义较为复杂。不同的学者由于其研究视角不同,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不同。如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被理解为一种交际活动,强调社会交际性;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或教学关系,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生态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看作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法律或伦理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在法律法规或者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心理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界定为一种心理关系,“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6。它包括认识、情感和

3、行为三种心理成分。认识成分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他们之间的情感和交往活动。情感成分是师生之间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情投意合、情感融洽,就容易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行为成分包括师生的言行举止、教学活动、交往活动及活动的结果等,它反过来会影响认识和情感成分。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亲近教师,才能相信教师讲的道理,学习才会发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

4、励、信任和尊重,就会特别喜爱和崇敬教师,进而促使学生喜爱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表现,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愉快的。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对一个学生充满良好期待的时候,学生就成为我们所期待的那个人。尤其在给学困生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抱有积极的期待,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会激发出积极的学习行为。相反,如果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和自己的学习,听不进教师的要求,学业成绩往往会急速下降。6  2

5、.师生关系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他认为,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欣赏与合作,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他们的性格就会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对学生漠不关心,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互相排斥。这时,学生听不进教师的话,对教师的“苦口婆心”置若罔闻,

6、他们甚至违抗教师的要求,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举动,以表示对教师的反抗。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观念逐渐模糊,养成了冷漠、多疑、攻击他人、拒绝合作等不良性格特征,这对他们的人格发展非常不利。  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也说:人,要认识你自己。可见,自我认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认识是个体把“我”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包括对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等方面的认识,它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认识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

7、验,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因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而受到学生的尊敬。通过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产生自尊感和自信感。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和否定学生,学生就会自我怀疑,导致信心不足、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自卑感。6  4.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化。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时难以克服的挫折和困难,产生紧张的心理

8、状态,即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不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反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就可能危害到人的身心健康了。因此,教师必须学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保持自由放松的心情,及时有效化解不良情绪。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经常批评和指责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