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榆关那畔行

身向榆关那畔行

ID:3144634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身向榆关那畔行_第1页
身向榆关那畔行_第2页
身向榆关那畔行_第3页
身向榆关那畔行_第4页
身向榆关那畔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身向榆关那畔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身向榆关那畔行  禅宗大师青源怀信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的个修歇处,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史,这三重境界,似乎与我很是契合。  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打开教材,我看到的仅仅是几张简单的图片、几行简练的文字、几种实用的软件技术。于是,在此后一段时日里,给孩子们上课,我仅仅满足于给学生灌输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操作,传授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讲解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处理的技术。上课时,我做得最多的也就是教

2、学生打字、画画、制作简单的PPT,等等。  那辰光,至多只能算是佛家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眼里只有知识,只有技术,只有教材;我从未试图去想一想“山”背后有什么,“水”面下有什么。  记得第一次参加“课内比教学”,我执教的是《幻灯片的制作》。整堂课,我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上,我这厢殷勤以待,学生那里却若即若离。究其原因,我是在上课,身在,意也在,但我上的不是经由自己思考、批判、熔铸的课,而是人云亦云的课、照本宣科的课、囫囵吞枣的课,上的是“身”在场而“思”缺席的课。  渐渐地,我开始叩问自己的课堂。“亲见知识,有个入处”6,

3、我逐渐意识到,即便是简单的技术及技能,它们的背后也隐藏着生生不息的知性力量,这力量需要转化,需要有个“入处”,需要有个“门径”。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着教材反复琢磨。  自认为参透教材,我就能精选教学内容,重组活动设计,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了。但教材的内容已经够简洁了,怎么再精选呢?教材中的活动已经设计得够精美了,还需要“花拳绣腿”吗?再说,哪有那么多活动呢?还有,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于是我开始了深入学习

4、,开始了深度阅读,开始了深刻反思,开始观察别人的课堂,开始与同伴们一起评课议课、修改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  站在学科思维立场上一次次推倒重构,一次次痛并快乐着的经历,送了我一程又一程。也就是在这“否定――建构――再否定――重构”中,我意识到,如果说,此前我是在教教材的话,那么现在,我在用教材教了。那次第,真可谓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正当我为自己花样繁多、构思精妙的课堂教学得意忘形时,一次次的外出研修和观摩又让我暗自汗颜。“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要把灯点亮!”“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的手艺活!”――我如醍醐灌顶,只得重新

5、上路。  通过外出学习,参与教研活动,我逐步了解到信息技术也涉及道德、法律、文化、环境等领域。教材之所以采用大开本,使用大量的照片和图画,设计了软件的介绍环节,学习的内容又以“学一学”“试一试”“6练一练”“评一评”等形式出现,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教学时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长,让学生自然生长,让学生自由生长。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才真正读懂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哦,教材之所以如此设计,其实就是想让师生共同穿越发现、研究、探索的旅程,在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6、中,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  “而今的个修歇处”,通过研修,我还了解到,好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最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伟大事物”,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增加、删除、减少、补充,进行全新整合,从而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它必须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生活区域为圆心,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向过去和未来延伸。而好的老师则应具有联合能力。他们需要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会学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回首来路,不禁暗自思量。拿到教材,就像帕克?帕尔默在《教学

7、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大多数人共同询问“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科?然后讨论更深入了一点,询问“如何做”的问题――好的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偶尔,会再深入一步询问“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但是,即使有,我们也很少询问到“谁”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我的自我的品质是如何形成或缺失变形的?如何因我联系于我的学生、我的学科、我的同事以及我的整个世界的方式而形成或缺失变形的?教育制度如何能够支持和增强孕育着优秀教学的自我?6  这样思考的话,我就意识到,显然,教师不仅仅是向

8、学生传授知识,他实际上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了他所教授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具象化了的课程。―个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仅是碰巧教授信息技术的某个人;一个真正的信息技术学科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