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

ID:3144679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_第1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_第2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_第3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_第4页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诵读经典诗文培养高尚人格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上下五千年文化是何其的灿烂,古人留给我们的文章是何其的丰富。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中国的诗学传统承载着世代传扬的东方文化,滋润着历代学子的精神生活。

2、在这浩瀚的古典文学宝库中,带领学生诵读着,感受着。除去了这精美的文词和超凡的意境外,折射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古代文人们的人格魅力了。诵读经典诗文,对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厚实文学功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经典古诗文内容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诵读经典诗文,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诵读《论语》时,我们从“子曰:三

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感受到孔子人格魅力所在。孔子认为任何人总是有着优点,可以让其他人学习的,他的这种肯定是对每一个人的生存价值的承认。在儒家教育中,我们感受到了孔子教人成人的三个层次,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如屈原的《离骚》集中表现了他的炙热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中强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屈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异常的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在“世混浊而不分兮”的现实中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诗中的“上下求索”、“忍而不舍”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是屈原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为进步、正义事业奋斗的人们。  二、正确把握各学龄段的学生特点及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唐诗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浅显易懂而为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唐诗可以作为诵经典的入门之选。我们还可以选择《弟子规》等来诵读,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还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四年级的学生,记忆已经由无意识记忆向有

5、意识记忆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选择诵读《三字经》。它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传播面是家喻户晓,而且内容包含了教育、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道德以及传说,言简意赅,生动广泛,这个年段的同学既能琅琅上口,又在诵读中积淀了各方面的素养。6  五、六年级的学生记忆理解能力更强,我们推荐诵读《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的诵读不但积累了名家语句,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举两得。实践中发现孩子们在《论语》无声的润泽下,变得懂事,能

6、体贴父母长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也慢慢成熟了。知书而后达礼,原来这么简单。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先师,他的孜孜不倦、因材施教,谦恭宽宏及博学多才,真是让人深受教益!  中学阶段应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为主。通过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吟诵中自悟自得,在自悟自得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自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所在,这如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外因虽然好,但内因不起作用,外因也是枉然,而自悟恰恰是内因起作用的表现。所以,自悟能力的培养是激发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因为预习是感悟的前

7、提,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可以粗略的领悟作者的观点、情感,获得与作者初步的沟通,而这期间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俗话说:“闻千曲不如操一曲”,课堂中还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说”让他们在“说”中进一步领悟古诗文中所包含的种种人生哲理、人生理念、人生体验,以便更清楚的解决预习时的疑问。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无非是借用这个例子让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取材、命题、立意、组材等方面的技巧。进而来体味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从而来指导学生写作与做人,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诗文恰好是这样的典范。  

8、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读中培养各项能力6  (1)先整体后局部,把握全诗内容。所谓先整体后局部,即在读一首诗时,应该先一口气读完,从整体着眼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全面把握作品的倾向和意图;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去考察作品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对诗中一句、一词、一字的分析,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如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可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看一看这首诗留给自己了什么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