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

ID:3144849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_第1页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_第2页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_第3页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习作评价改革策略  [摘要]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习作评价处于被忽视状态。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习作评价进行探索性改革。在评价内容上进行改革,做到形式多样;在评价层次上进行改革,力争形成序列;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强化鼓励为主。  [关键词]评价改革内容层次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9-082  很多小学生一提到习作就感到害怕,其根源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对习作教学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如在整体流程上重指导轻评价,而在评价上则重“找茬”轻表扬。其实,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习

2、作兴趣更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这两点都离不开教师对习作正确的评价。  一、在评价内容上进行改革,做到形式多样  一篇佳作的产生,不仅仅依赖于句子语言,还依赖于结构、选材等。因而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也要全面,要立足于习作撰写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搜集素材的态度以及参与评价的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等。4  笔者就曾对学生习作自主评价进行了全面改革。比如把整个习作流程分为习作前、习作中、习作后。其中,习作前分为观察生活、搜集素材、撰写提纲等几部分;习作中分为习作态度、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以及书写情况等几部分;习作后则分为二次修改以及小组交流等几部分。

3、每一部分的评价都相应的用分值表示,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习作分数。教师则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并且着重于学生的写作态度以及二次修改,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以及后续修改的习惯。  这里教师需要明白一点,就是教师的评价导向对于学生习作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这里的教师评价往往会起到指导性作用。所以,在评价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习作的各个方面,如果无法做到客观评价,至少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一来可以提醒学生完成习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二来也能让学生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至于其习作本身怎样,倒不算重要。  二、在评价层次上进行改革,力争形成

4、序列  习作没有齐步走,况且也不可能实现齐步走。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习作表达的差异,针对学生个体,做到一人一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原有习作水平有所了解,要让他们每次习作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不是“零起点”,这是其一。其二,每一次习作指导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重点,其中评价也需要有所侧重,这样就可以与习作相辅相成,而不是全面开花。4  比如第一学段主要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第二学段则重点是片段习作训练。比如某次片段训练,指导的重点是总分结构,那么在评价中也应该突出总分结构,至于其他内容,比如句子、语言等,则应该弱

5、化或者淡化。还有,如果是动物外貌描写,那么评价重点就应放在外貌描写的顺序上,至于其他则尽可能少评价,避免冲淡主题。教师还需要明白,不是一次习作、一次评价,而是一次修改、一次评价,每次评价都立足于一个侧重点,从而让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个实实在在提升。  当然,上面仅仅强调了评价需要围绕习作目标进行,其实,评价还需要结合学生进行。比如学生平时习作都是一二百字,这次习作却写了七八百字,这就需要表扬;某个学生平时的习作比较潦草,态度不够端正,这次抄写得非常工整,这也需要重点表扬,甚至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扬。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改变,就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

6、也要注意。  三、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强化鼓励为主  新课标强调评价需要多元化,其中主要是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与激励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一师独评”的现象,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针对学生层面,可以开展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这里教师也可以给予几条标准,从而让学生的评价有个直接参考的依据。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主要是激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根本。  在具体评价语言上,教师更需要注意采用激励性语言。比如关于赞美的评语有:“读完你的习作,看到你写的公园游玩图,我感觉自己就站在公园里一般!”还有指

7、导性评价:“对了,你写到同学课间跳绳,如果详细描写一个学生跳绳,比如她第一次跳得怎样,姿势怎样,周围同学表情怎样……就更好了。”这些评语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反而会使他们得到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习作。4  评价方式上的多元,不仅仅是习作后的评价,还有及时评价以及过程评价。只有教师综合各种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修改,让学生享受到那种推敲的快乐,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同学乃至家长的善意,明白他们评价的主要目的,从而获得习作所带来的快乐,最终达到“无为而教”的目的。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虽然评价相比指导滞后了一步,但是却能决定学生对于习作的态

8、度、修改方向,因而更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习作训练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写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