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ID:31454171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第1页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第2页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第3页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第4页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基于安东尼奥?葛兰西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其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深刻把握和理解就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学说等构成了其理论的基本内容,该理论的当代价值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衰退,对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弘扬文化主旋律,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重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D61;G

2、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64-02  葛兰西是个接地气的思想家,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现实启示。他不书斋式学者,而是脚踏实地、从事革命实践的思想家,用今天的话语来形容,他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思想家。葛兰西在总结东西方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并联系当时的实际,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该理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产生7  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对前人理论成果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此外,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必然与当时

3、的政治社会状况相联系,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时代性是理论所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也是如此。从国际背景来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俄国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效仿俄国的做法,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相继失败了。东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现实命运直接引发了葛兰西的现实思考。葛兰西从东西方社会结构的根本差别入手,指出了东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他们所处地位的不同。在俄国

4、,市民社会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较低;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的发展程度较高,相对完善。因此,俄国的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市民社会发展程度比较高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于此,葛兰西主张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资产阶级展开争夺,夺取文化领导权,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提供根本保障。从国内背景来看,意大利在那段时期,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北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以工业为主;南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贫困,南北方差距的拉大和对新秩序的期待促使了工人运动的爆发。葛兰西对南北问题深入思考后,提出了“领导权”概

5、念。他认为要使无产阶级的文化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成立一些教育机构来进行宣传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他认为还要创办一些面向农民的报刊,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壮大革命战线,逐步取得意识形态的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革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要夺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还必须通过有组织、有纪律、具有革命性特征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把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灌输到工人阶级中,以争得市民社会的广泛认同。7  二、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市民社会这一政治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系指一

6、种“城邦”。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家庭与国家之间的过渡阶段,即属于第二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换言之,可以概括为经济基础。而葛兰西则认为,市民社会已经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不能再把市民社会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经济领域,而是拓展到思想上层建筑领域。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政治社会具有强制性的特征,通过专制机构来行使专政职能,因而文化领导权斗争的场所就只能是市民社会了。市民社会的活动既没有‘制裁’,也没有绝对的‘义务’,故市民社会才可能是文化领导权现实的实施场所。但是,还应该看到,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

7、权不是可以一劳永逸地掌握在某个阶级手中,是会发生改变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更好地掌握群众。因此,要想使文化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在斗争的场所――市民社会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就成为了重要的途径。借助一种“分子”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资产阶级的大脑,最终达到斗争的目的,使无产阶级思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7  (二)有机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的实施主体。马克思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是知识分子阶层,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则不属于这个阶层。但葛兰西认为,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实际情况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扮演好这个角色,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他认为用传统

8、概念来界定知识分子已经过时,主张从社会职能的角度来界定知识分子。他把知识分子界定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前者是指仍然延续旧时代传统的知识分子,表面上独立于任何阶级集团,实际上仍然代表着旧时代某个特定社会阶级集团的利益。后者与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