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

ID:31456677

大小:14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0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

2、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文的博大精深我们的中文传了几千年,到现在还在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我常说,中华文化是个大圆,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迹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半径有多长,这个圆就能画得多大。可是现在的中文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一个作家,写诗、写散文,中文该怎么写呢?当然用白话文,不过我还是常读文言,常读古诗。而文言也好,古典诗词也好,对于我下笔写诗为文都很有帮助。在紧要关头,我

3、可以把文体变一下,用文言的简练、对仗、铿锵来应付特殊的情况。所以我的原则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白话是常态,可是我要变化,要浓缩,要加强的时候,会用一点文言的句法。俚语也不是不能用,“俚以见真”,用俚语很真率。“西以求新”,用英文的句法、观念来写,也可以介绍一点新的方式进入中文。一个作家掌握语文的筹码愈多,他手中的王牌就愈多,他的文体就比较有弹性,比较立体。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外文融入中国的成语。很多人都认为“五四”以来我们改用白话来受教育,来写作,文言就可以靠边站甚至废掉了。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4、,文言还是有作用的。我们说话要简洁、铿锵、对仗的时候,文言就来了。它改变身份,变成成语留下来了。几千句的成语,我们每天说话躲不掉,要用很多。写文章,大而至于社论,小而止于小品文,甚至于记日记,都避免不了成语,尤其是四字成语。一个作家写文章充满了成语是病态,因为他的文章变成了古人的意见箱,那就很油滑,整篇没有自己的新语法,也没有自己的新思想。可是反过来说,一个作家写文章完全不用成语也简直不可能。要紧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维持平衡,需要对仗、铿锵、简洁的时候用一点成语,也要用得恰到好处。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

5、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后面举的一些例子都是四字成语。四字成语大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表示一种价值,一种观念,一种主张,比如“天下为公”,“众志成城”。另外一组是

6、表示一种情况,并不主张什么,比如说“张三李四”,这是一个情况,表示有各色人等,不同的人。比如说“天长地久”、“千方百计”,这不是一种主张,不是一种价值观念,而是一种情况。以情况为主的四字成语往往是对仗的,此外尚有争先恐后、瞻前顾后、鸡飞狗跳、千军万马……随便就可以举出几百句来。为什么开口就“张三李四”,而不是“张四李三”?就是因为它平仄调好了,“张三”平声,“李四”仄声,念起来铿锵对仗,好听。同样的,谁也不会说“千计百方”,“他千计百方要打击我”,人家会觉得好笑。“千方百计”平平仄仄,这就构成了四

7、字成语的基本美学——对仗、简洁、铿锵。  四字成语往往表示一种状态。“千方百计”表示尽所有的能力,“千山万水”表示路途遥远。一个人出门不会爬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不过,表示一种意念、一种价值的四字成语就跟这个不一样。你比如说“天下为公”它就不对仗,它的平仄也不是像这样调配的。“不可儿戏”就不是对仗的,诸如此类。最不正经的成语是什么?“乱七八糟”。按照我刚才说的美学,应该叫“乱七糟八”才对仗,不然呢“七乱八糟”也可以。不过它就不对仗,平仄也不对,所以它本身就是“乱七八糟”。这些常用的成语,你不想也不

8、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你去想就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顺口的、简洁的、铿锵的、对仗的流传了下来,不顺口的自然就淘汰掉了。  现在的中文很受西化的影响,显得很啰嗦,也就忘记中文本来该怎么说了。比如报上说“美俄关系怎么样怎么样”,本来可以说“美俄关系颇不稳定”,八个字就完了。结果怎么说呢?“美俄关系充满了高度的不稳定性”,这就是啰嗦的中文。我们常常习焉不察,甚至于著名学者、作家都会用冗长、西化的语法来表达思想。因此我们应该维护中文,尽量写纯正有力的中文。1、下列对“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