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

ID:31481188

大小:2.2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2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危害。2.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3.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一、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涉及范围广。2.危害程度深(1)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威胁,经济损失巨大。(2)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生产危害: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2、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2016年4月23日,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兰州市等多地出现今年以来的最强沙尘暴天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哪种现象与沙漠有关(  )A.沙尘暴B.黄河泥沙增多C.寒潮D.伏旱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A.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B.全球变暖C.臭氧层空洞D.砍伐森林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

3、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答案 1.A 2.A解析 第1题,黄河泥沙增多与中游水土流失关系密切;寒潮与冬季风有关;伏旱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第2题,全球变暖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有关;臭氧层空洞与排放氟氯烃气体有关;砍伐森林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由荒漠化引起的。反思归纳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1)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荒漠化形成的流动沙丘能淹没农田、村镇、铁路、公路、水库和灌渠;荒漠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物的生产力也持续下降,继而引发饥荒。(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导致沙

4、尘暴频发,生态环境破坏。(3)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会造成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引发饥荒。二、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社会: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2.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4.防治措施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5.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荒漠化的防治为什么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答案 土地荒漠化一旦发展形成荒漠,再

5、去治理非常困难,一是投资大、见效慢,二是效果很差。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及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

6、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草原退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3)结合教材P40活动中的材料,说明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4)讨论说明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答案 (1)土地(草地)退化。 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天气日数

7、增多,大气能见度降低,污染周边地区的环境,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3)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4)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是对自然的尊重。归纳总结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遵守

8、一个方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