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

ID:3148758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_第1页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_第2页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_第3页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手段。文章从遵循准确严谨的操作规范、科学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化学学科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操作规范;思维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79-01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在形成概念、深化认识、培养兴趣、启发思维、提升观察力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某

2、一方面直接决定整个化学课的质量。近年来演示实验受到重视,而对演示实验的重视从近年来的中考题也可以看出。中考涉及的演示实验题虽然大多来源于课本,但都会进行一些拓展和深化,也就是说对演示实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化学教师,既要不断扎实演示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不断优化和深化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应对更高的要求。  一、遵循准确严谨的操作规范4  实验活动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活动,操作的规范严谨是保证实验效果的第一要素。演示实验本身是一种示范性的实验活动,教师在实验操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密切关注,稍有差错,就可能带来明

3、显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图省事,直接用手去取砝码,甚至有些教师的不规范操作可能会演变成安全隐患。例如,有的教师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时候,将试管口对准自己或者学生,这样的不规范操作不但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因此,作为演示实验的操作者,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要务必做到规范科学,在实验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在取用试管夹、滴管等仪器的时候,要遵循先内后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于一些危险性很强的实验,如稀释浓硫酸等,一定要在实验前再三叮嘱,严格操作纪律,这样才能保证实验顺利安全地完成。另外

4、,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危害性气体。一些教师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常常忘记在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些教师在进课堂以前已经检查过,但因为没有当着学生的面进行示范,很多学生就会有样学样,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忽略掉这一步。由此可见,教师的示范严谨对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十分关键。  二、科学指导学生观察实验4  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实验活动的操作者,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观察。因此,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的观察行为,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观察任务。为了保证观察效果,教师首先要保

5、证实验活动的可观性。在摆放实验仪器的时候,要尽量放在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的位置,并且选用的仪器规格要尽可能大。如果观察效果不理想,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白纸或黑纸进行衬托,或者使用投影仪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处理,来增加实验活动的可观性。除了要让学生能够看得清,还要重视观察力的培养。观察不同于观看活动,它是一种有着强烈目的性和方法性的行为,如果没有方法指导,即使现象再明显,学生可能也无法通过观察获取有效的信息。因此,在实施观察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地提示学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哪些现象和环节需要重点观察。例如,将金属钠放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

6、馏水中,如果教师没有事先明确观察目的,学生会被反应过程中的声音和亮点所吸引,而没能观察到反映实验本质的重要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指导,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观察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结束后进行回答,促使学生的观察行为更具有针对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4  在实验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教师重视,那就是很多学生单纯地将演示实验视为一种动手操作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将思维活动融入到实验操作中来。这样的实验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行为,学生透过教师的演示仅仅掌握的是操作方式和步骤,无法起到演示实验应当有的教学功

7、能。因此,将演示实验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保证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根本举措。例如,在做用铁丝与硫酸铜溶液进行置换反应的实验时,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发现铁丝的表面变成了红色或者黑色。这个时候,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有利时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探究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经过思考,学生得出铁丝含碳量过多、铁丝表面有一层锌、硫酸铜溶液浓度过大等结论。为了验证这些可能性,教师再一次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得实验活动的探究面得到了拓展,探究层次也得到了

8、加深。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实验操作方法,同时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积极研究实验,是保证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四、结束语  总之,演示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