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

ID:31488558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_第1页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_第2页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_第3页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_第4页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及对其价值观的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各高校每年都会进行国家助学金评定,但由于其自身评定要求的模糊,导致学生对其评定过程及结果产生不同的认识与态度。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价值观也在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通过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分析,进而剖析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对国家助学评定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大学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

2、-0202-02  2007年国务院发布第1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涉及面达所有在校人数的20%。不过,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标准比较模糊,基本申请条件如下:(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以上条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

3、准,过于宽泛,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与问题,由此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在评定的过程中,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态度7  1.理智型。持有此观念的同学能很好地理解和支持国家设立此助学金的初衷,认为只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此资助。而其自身,也会努力以国家助学金评定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学习成绩;平日生活中,一方面以德服人,另一方面靠自己的能力打工补贴生活用度。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对于评定结果不喜不悲,始终关注自身在此经历中的内在收获与实

4、质发展。  2.利己型。持此观念的同学对自身能否获得国家助学金比较在意。对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的标准有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家给定的标准,以此类学生的价值观来理解,觉得如同没有设定标准。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1至5条都符合。因此在具体的评定中,对此类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谁是家境困难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衡量贫富。有些人认为多数同学家境类似,以工薪阶层为主,都是靠自己父母的血汗钱来,如果自己没有获得此项资助,就是不公平。另一些人认为,不同的同学消费理念各异,不能仅仅从生活吃穿上衡量

5、家境与贫富。如有些人虽然省吃简用,但在会时不时出去旅游,难道仅凭生活节俭他就有资格,而我不出去旅游,只是喜欢买稍稍贵一点的化妆品,就认为我比他富有?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对自己身边同学的了解加深,看到对方条件和自己类似,仅仅因为会“哭穷”,“家境困难”7,如此简单就能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加会强化自己对国家助学金标准的片面理解,认为自己不争取一下亏得慌。甚至有些家境不错的学生,也会认为自己父母挣钱不易,如果能从学校获得这份补助,可以让父母少给自己点钱,如再拿这部分钱给父母买点礼物,也算是自己的一片孝

6、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凭什么每次评定关注的焦点在贫困上,如果真正这样评定下去,每次也就那么几个同学有资格,而且,目前学校各项名目的助学金有好几项,次次都基本以贫困来衡量,那这些家境贫困的同学都快成“助学金专用户”,反而他们手里的钱比我们父母给予的生活费多,这样对于我们的父母的劳动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当再次评定时,此类学生往往会据理力争,希望自己也能从此中获得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助学金随着年级的上升越来越难评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3.自卑型。持有这类观念的往往是家境真正比较贫寒的学生。对于国家助学

7、金他们内心是很渴望的,也是最需要资助的。但是,每次在评定中,“贫困”是他们最尴尬,也是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想获得,就必须揭开自己最窘迫的一面任他人评论,这是这些学生最不愿面对的。有些家境确实困难的学生,为了不使自己难堪,他们反而不会主动揭自己心中脆弱的那一面。此类学生最终还是会获得资助,不过资助奖项会有多有少。因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习更加刻苦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体味到的是社会的不公平和弱肉强食,虽然拿到资助,内心反而更加的不平衡。  4.互赢型。持此类观念的学生往往会抱团争取

8、国家助学金。往往是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大家情况相似,在评定中有可能会获得资助,也有可能失去资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评定过程中积极推荐一两个获得资助可能性比较大得同学。在私下,彼此达成共识,一旦获得资助,金额均分。在此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互赢互利”7,尽力从此中分得一羹。还有一部分同学会游说其他同学,全班达成一致,对国家助学金进行轮流制,即今年获得资助的,来年不再评定,把机会留给没有获得过者,直至在毕业前,每一位同学都能受到一到两次资助。  二、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的影响与意义  对于价值观,无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