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

ID:31488629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_第1页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_第2页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_第3页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_第4页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跨区域就业与城市融入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生产的转变,本文从传统群际关系的农民工主体转移到大学生跨区域就业城市融入的关注点上,分析大学生在跨区域就业中城市融入出现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从相关的群际行为、心理两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在城市融入的现状,分析的最后将提供一些政府政策、舆论引导上的帮助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城市融入;群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41-02  一、绪论7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不

2、断加快,围绕农村人口导入城市人口的问题探讨在群际理论中颇已成形,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纵向深入,社会新的关注点逐渐形成,即中高等教育人才的就业,尤其是跨区域间的就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与发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变,区别于传统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撮这样的社会人群,即需要跨区域进行就业的受中高等教育者,而其中,大学生成为了这一类人群的核心主力。这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群因对社会现实拥有更多的理论思考、更倾向于选择跨区域就业,并且前赴后继地投向中国发展

3、的前沿城市,在这之中就产生了有关于这类人群的城市融入问题。本文将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跨区域就业中城市融入的现状、问题、心理进行分析,并针性地提出应对对策,对促进我国人才的流动和谐化、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丰富群际关系的不同主体城市融入的理论。  二、跨区域就业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与传统就业者城市融入比较  1.教育层次高。与传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入的工人、农民不同,这类人群享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拥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体系。在跨区域就业中,相比以上人群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晋升前景和综合可用性。相对于传统就业者在城市

4、融入的长线发展上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经济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城市融入中二者的社会地位差距,更容易得到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认。  2.注重职业的规划发展。由于不像劳动密集型生产人员的可替代性强,因此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人员流动性较小,在职业生涯中,相比于传统的就业者而言更加固定,更加清晰。但也容易由于对于职业生涯的可升迁性的早悉,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融入问题,转而投向其他城市,或者选择回到原籍。  3.更加积极主动地缩短社会距离。由于跨区域就业的特殊性决定,该类人群对于群际间关系的社会认知更倾向于抱有积极的情绪引导

5、,他们更加主动地寻求缩短群际间的社会距离,在群际互动中更愿意抱有积极的社会预期,从而使得本身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居民生活。  4.拥有一定的相对剥夺感。尽管跨区域人群主动积极的拓展在当地城市的社会关系,但仍旧不免拥有一定的相对剥夺感。这与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的“相对剥夺感”7理论(即形容人们在与别人比较后感到不公平、被侵害及不满的矛盾心理状态)有所区别的是,主动谋求跨区域就业的大学生们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相对于其本地就业者而言,具有异乡人情结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包括在实际的工作中,本地人或本地大学生拥有隐性的升迁权利,

6、拥有更广阔的社会资源与发展前景,以及相对更少的生活成本和经济负担。这种相对剥离感的存在,也是使得一些商会、异乡会成立的原因。这也进一步复杂了城市居民间的群际关系。上述分析可见,排除其他影响群际关系的因素,以社会地位与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群际心理、社会距离及剥夺感为代表的四个影响城市融入的因素中,大学生跨区域就业者们相对于传统就业者们具有更好的社会融入性。这在于跨区域就业大学生群体,接受到一定的现代教育后,在城市化生活的价值观上,逐渐趋同,减少了有关社会习惯上的差异与冲突,缩短了社会心理的预期距离。但这仅仅是与传统就业者

7、相比,而在与当地的城市居民的磨合中,跨区域就业者的差异化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其中就表现在了某些行业职位上的灰色集中,外来人口福利上的差异等具体的物质差距,并且在社会资源、生活抗压性等方面,与本地人的差距使得跨区域就业的大学生仅仅是相比于传统就业者而言略有优势,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和社会,甚至于完全扎根下来,需要克服更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城市融入的困局7  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跨区域就业进入到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的人群,他们关注大城市们的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里与他们本身归属的小城市、小城镇地区的就业

8、相对垄断相比,大城市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前景。不仅如此,该类人群还关注大城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前沿的生活观念、更优质的福利待遇。但在成千上万异乡人涌入的背后,也加剧了当地居民与迁徙者的矛盾。最为显著的是对于就业机会的争夺。迁徙者们与当地人围绕着就业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一方面,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决定,跨区域者们通常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