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ID:3149075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_第1页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_第2页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_第3页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_第4页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摘要]利用pH数字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可感受滴定过程中的“突变”,体会强弱电解质滴定曲线的不同,并学会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传感技术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60101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配有图形计算器或掌上电脑(掌上实验室)和信息传感器的学校,推广在化学实验中使用图形计算器或掌上电脑(掌上实验室)和信息传感器,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应用于

2、研究性学习中”。数字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先进、实用性强、便于操作、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的实验系统,若能广泛应用于研究性实验,既体现新课改下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转变,又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恰好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将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借助计算机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即直接绘制滴定曲线,体会pH“突变”范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强弱电解质滴定中和曲线的不同。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课堂设计:6个小组,分组实验。6  实验器材:pH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磁力搅拌器、滴定管等。

3、  试剂:蒸馏水、0.1000mol/L盐酸、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0.1000mol/L醋酸、0.1000mol/L碳酸钠溶液。  三、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  片断一:传统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和实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曲线绘制方法。请每个小组选取课本P75中的两个体积进行计算。  PPT:0.1000mol/L盐酸滴定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0.00mL时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组展示:滴入5.00、10.00、19.95、20.05、22.00、

4、30.00毫升盐酸时,pH的计算过程。  师:通过计算,各小组有什么发现?  小组发言:在恰好中和的点,少加一滴和多加一滴pH相差很大,而之前和之后的变化比较小。  师:很好,根据以上10个点,请大家在坐标纸上绘制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pH变化曲线。  小组展示:评选曲线平滑,作图准确的小组。  PPT展示:  小组总结:通过曲线可知,在酸碱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变色范围在突变范围内,就不会造成太大的误差。6  【反思】学生通过绘制曲线,熟悉pH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体会“突跃”的过程,同时也发现数据点较少,曲线不平滑的缺点,从而提出实验测定的思

5、路。  片断二: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师:现在我们将利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盐酸滴定氢氧化钠和醋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绘制pH曲线,平行两组做对比实验,并找出两种曲线的不同,说明理由。  小组实验:两个小组按照图1所示组装实验装置,烧杯里加入20mL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上面的注射滴管中分别加入0.1000mol/L盐酸、0.1000mol/L醋酸,进行对比实验。  小组总结:  1.醋酸滴定时的曲线突跃范围小。  2.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滴定终点pH等于7,而醋酸滴定氢氧化钠滴定终点pH

6、约为9。  3.由曲线的变化也可判断醋酸是弱酸,醋酸钠水解呈碱性。  师:各小组实验观察和总结都做得很好,下面我们利用pH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氢氧化钠分别滴定盐酸和醋酸的曲线,小组观察并讨论曲线中提供的信息。  小组实验:两个平行小组按照图1所示组装实验装置,上面的注射滴管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里分别加入20mL0.1000mol/L盐酸、0.1000mol/L醋酸进行对比实验。  小组总结:6  1.两组曲线显示仍然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的曲线突跃范围小。  2.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终点pH约为7,而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

7、点pH约为9。  3.由曲线的变化也可判断醋酸是弱酸,醋酸钠水解呈碱性。  师:指示剂选择上有不同吗?  小组反馈:强酸强碱间的滴定,可以用甲基橙和酚酞,但是弱酸强碱间的滴定应该选择酚酞(变色范围为8~10)。  【反思】1.通过计算机绘制曲线认识到滴定过程中的“突变”是客观存在的;2.通过曲线观察,发现滴定终点与计量点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引起的实验误差并不大,可以保证酸碱中和滴定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通过对比实验和观察曲线,发现强、弱电解质在滴定时间、起始点、突跃范围、滴定终点的pH、指示剂的选择等的不同,进一步体会弱电解质的电

8、离平衡和盐类水解的原理。  片断三:传感技术探究盐酸滴定碳酸钠溶液滴定曲线  师:1.选择哪种试剂来测定未知碳酸钠溶液的浓度?  2.预测利用传感技术绘制的曲线可能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言:用盐酸滴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