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

ID:31491099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_第1页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_第2页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_第3页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_第4页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今读古巧得真君子之道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现代美文,它以“游春”为线索,写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赏景、论水、言志的故事。文章不仅写景状物的语句优美,同时也充满着哲理和智慧,有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论水”,表面上孔子是谈水,实质上意在教育弟子要做真君子。这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要真正读懂并悟出真君子之道,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给学生的阅读理解找到有效的突破点,我反复研读,多方查阅资料,发现孔子论水的原话内容更为丰富与具体。

2、几番权衡思量后,我决定引入论水原文助读,让学生古今结合展开学习,既得言语之法,又悟做人之道。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品读论水美文,初识君子四德  本段是全文的重点,充分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但孔子的话寓意深刻,以“论水”来论做人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水的“四德”虽然明显,学生读完就能够了解,但是教学不能停留于此,必须指导学生感悟文章,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本文的内涵,留下深刻的印象。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

3、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6同学们,我们见到一盘自己爱吃的菜时,会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吃完了还忍不住时常回味。好的文字就像这美味佳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那字字句句,感悟语言表达的魅力,体会文章的主旨,进而悟出文字背后的内涵,得到你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享受语文学习的魅力。现在,就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水君子的四德,当你有精彩的发现时请动笔做简要批注。”  在学生汇报时,他们说出了这样的话:  “从德行里我认识到了水是一切生灵的母亲,她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哺育着儿女

4、!”  “水有情义,它彬彬有礼,包容别人,时常为他人而改变自己!”  “我觉得水这个真君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别人、没有主见的,你看她穿山岩,凿石壁,从不畏惧一切,他是爱憎分明、柔中有刚的!”  “我想到了好多关于水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我补充几个,水清澈见底,她有胸襟;她朝着目标前进从不停息,有毅力……”  学生的交流不仅

5、有目标、有方向,而且有方法、有深度。有的品出了文字的生动精准之美,有的品出了语言的句式韵律之美,有的品出了情感意境之美,还有的品出了质疑问难之美!这一切美的发现都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揣摩品味,从“读水”“识水”到“谈水”,语言文字中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都由学生自主发现,他们不仅充分领悟到了巧用语言和精妙表达的无穷魅力,还初步悟出了水的好品性,点点收获就如一股股甘泉流进师生的心田,使我们的身心得到了熏陶,精神得以升华。6  二、补读论水原文,感知君子美德  学生想象、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的过程,正好

6、达到了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最佳教学状态。我抓住机会巧妙地引出了孔子论水原文: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字词是构成段篇章的基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的起点一定是

7、理解重难点字词的意思。结合这段文字的特点,我主要介绍了以下两种词义理解方法:  第一个是“单变双”。通过出示例字解释:德:德行。仁:仁爱。情:情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是一个字解释成两个字,然后尝试理解其他字词的意思。“智、勇、包、善化、正、意”这些重点词义学生基本理解准确,稍有疑惑的是“度”要解释为“节度”,而我借此正好引出下一个理解方法。  第二个是“古今异义”。抓三个关键词展开教学:  (1)卑下:在现代一般指地位低下,此文指水性向下。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今义,然后出示古义,观察发现异同处

8、。  (2)让:学生直接说今义,无需多讲。古义是引导他们联系句子理解,明白此文中引申为申辩。6  (3)概:今义用的是组词法表达多种意思,然后出示文言义:古代量米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刮平、削平。  三个难点字词一突破,这段话的理解就轻松多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学生就明白了文言文的意思,进入了赏读阶段。配合悠扬的古典音乐,品味着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情感之美,着实是一种美的享受。接着探究孔子论水的内涵,学生普遍悟出了孔子教育学生的智慧在于循循善诱,迁想妙得,明白了孔子论水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