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

ID:3149233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多方式引导;提高素质教育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探求尝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认知、强化理解是行之有效的。多年来教学中尝试的方法主要有:  1

2、.1讲故事: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孩子不感兴趣的。在讲课之前,在三到五分钟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西游记》、《鲁宾漂流记》等长篇故事片断,课堂上一定鸦雀无声,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每次在故事结束时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时学生为了弄明白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了。久而久之,学生由于爱听故事而变得爱上数学课。  1.2玩魔术:小学生好奇心强,遇到奇怪的事情,总想弄个明白,而小魔术恰好迎合了这一点。教学中,我常用一些蕴含数学知识魔术,中“硬币投掷”、“扑克魔术”、“奇妙

3、数块”5等比较容易的小魔术来吸引学生,效果很好。上课前用二三分钟时间玩魔术。在学生异口同声地惊讶后就会问魔术的秘密。我乘机说“先上课,大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就会明白。”这时同学们个个精神振奋,神情专注,课堂上的表现就不言而喻了。下课后,同学们还会争论探讨。  1.3看影片:小学生一般都爱看如《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铁道游击队》等故事片,而且百看不厌。我利用这一点,课前准备教学问题,上课时先播放一段与教学问题有关的影片,当学生感兴趣时停止,并引导说:“我们上完这节数学课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4教

4、妙法:应用小学数学知识,也能解决一些小学生看来很难的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后,能在晴天,不伐倒大树,不爬上树梢、不用够顶的长竿的情况下,测出大树有多高;学习了圆的周长后在不伐倒大树、不钻窟窿的情况下,测出大树干的横截面积和直径。  2.《数学的发现》一书中这样讲:“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是重要的,学生想了些什么更为重要。”  四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教育鼻祖“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多年来,通过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实践和运用,这个方法仍然适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当前新教改中倡导素质教

5、育的新理念,这个教育法必须“理解古意创立新意”而灵活运用。如果把“材”理解为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教”理解为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批评和指正”,那么“因材施教”就可综合为“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激励、引导、批评和指正。”。5  2.1在人格上把他(她)们一样看待,找出他(她)们学习赶不上的主要原因①智力确实低?②基础太差?③其它因素影响?  2.2在方式上把他(她)们不同对待,找准不同人的不同原因,对智力确实低者,讲述古今中外成名成才者的典型人物典型事实,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3在结局上把他(她

6、)们区别对待,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临近毕业时,教师心里一定有谱,哪几个能报重点,哪一部分能上普通,哪一部分属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等等,不同的出路都应怀有同样报国的愿望。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督导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  3.1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3.1.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

7、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3.1.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能教出好的学生,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来说明,显著的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情绪的愉快,也来自学生对老师文化知识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3.1.3要客观地、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好学生与差学生一同看待,贫困学生和思想学生记在心中,重家访找原因,“辩证施治,对症下药”5,尊重客观现实造成的因素,适时地引导,

8、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3.2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认识。  3.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论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3.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