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

ID:31492360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2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优生与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以348名小学4~6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现场实验、书面分析和事后访谈等方法,对小学4~6年级学生应用题解决过程中表征策略的使用特点、年级差异、数优生和数困生差异等问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三个年级学生使用结构表征策略频次均较低,而且表现出年级间策略使用特点上非常显著的差异;(2)五年级报告的表征策略最多,其次是六年级,四年级最少;(3)数优生的表征策略使用显著多于数困生。  〔关键词〕数优生;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2-0008-05  一、问题提出  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其着眼点由关注教师的“教”转而日益重视学生的“学”。教育者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学习者的内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策略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看作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10  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初等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儿

3、童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980年,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口号,并且主张“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是衡量数学教育成效的有效标准”。而数学问题解决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数学应用题解决。应用题解决既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应用题解决的学习心理也一直为心理学界所关注。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都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困难(mat

4、hematicallearningdisability,简称MD)的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延续到成年。因此,很有必要从学龄早期就开始关注数学学习,特别是关注应用题解决困难的问题。了解小学生应用题解决过程中表征策略的使用情况,发现不同类别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这对揭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好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分析和教育干预,帮助那些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基本设计为:2(学生类别:数优生、数困生)*2(试卷类型:A卷、B卷)*3(年级

5、:4年级、5年级、6年级),其中学生类型和试卷类型为被试间设计,学生年级变量为被试内设计,最后测量的因变量为使用表征策略的类型和数量。通过分析三个年级数优生和数困生在不同试卷类型试卷上使用表征策略的类型和数量差异,探讨小学4~6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中表征策略的使用特点及数优生和数困生的问题解决差异。  二、研究过程10  (一)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在某实验小学中选取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别随机选取由同一数学老师任教的两个班,共六个班364人。其中四年级116人,五年级119人,六年级129人。在测验结束

6、后,对测验试卷进行处理,剔除无效问卷共16份(其中四年级6份,五年级5份,六年级5份),剩余有效被试共348人。根据数学学习困难的操作定义: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比根据其智力潜能达到的水平显著落后,而且他们可能同时在学习、品德和社会性上存在问题。这样,本研究选择数困生的标准为:(1)本学期三次重要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居全班第二十个百分位内(后20%);(2)让任课教师根据MD的操作定义和特点,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指出班内哪些学生属于MD;(3)满足两条排除性标准:排除智力落后(IQ130);没有明显躯体或精神疾病。这样

7、每个班级各挑出10名数困生。为了考察数优生和数困生在解题上的差异,我们又相应在每个班选出了10名数优生,以做对照研究。  (二)研究材料和工具  1.智力量表  采用张厚粲等人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cn’sStandardProgressiveMatrices)。该量表经国内多次使用,已证明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数学成绩  采用被试本学期三次重要考试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类别的划分指标。10  3.应用题测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算术应用题主要分为变化题、合并题和比较题三种类型。据此,

8、自编小学数学应用题两套(A卷和B卷),经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共同讨论和小规模试测,删除了过难的题目和四年级没有学到的分数知识等内容,并对题目的文字表述进行了较大修改,最后每套各保留了十道相对应的题目。  A卷是常规类型题,即问题表述与教材和平时练习题目相同。B卷的题目在题目内容、基本数量关系和计算难度上与A卷保持一致,但题干表述与常规类型题目不同,这无疑增加了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