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ID:3149379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_第1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_第2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_第3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_第4页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越来越繁荣的信息时代,对我们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需要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没有观察力,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在做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要通过眼、耳、手、鼻等方式,全面观察实验的形态、变化规律,观察法总是贯穿于全部实验中.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的

2、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1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丰富学生知  识、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课上,要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实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几个层次入手.  1.1对物理器具、仪器的观察  教师可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直观法,培养学生最直接的观察能力,如观察温度计挂图,了解结构、分度值、量程、用途等,还可以采用对比观察法、特点观察法,使学生区别实验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不同.既

3、直观又有对比,学生印象深刻.5  1.2对物理现象及过程的观察  既要全面、细致,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任务、要求,明确主要观察什么.如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  装置有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学生容易分散观察,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观察:气泡产生的位置、气泡的数量、上升的体积变化等一系列细节,气泡到水面时、温度计读数是否有变化.这样要求,使学生观察范围缩小,有利于减少观察时间,提高观察效果,明确观察主要目的,避免漫无边际地看“热闹”.观察得细致深刻,才能提高观察的质量,提高观察的能力.  1.3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提高观察

4、质量  观察能力的提高,要求观察者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并在观察中对  问题加以认真的分析和反复的推敲,找出正确的解释.如在“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的实验中,部分学生只注意到纸屑接触到橡胶棒后跳开,教师可趁机引导更多学生注意,并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消除了质疑,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2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思维能力是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延续,是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将5  所学知识与观察到的现象相结合,通过大脑的抽象活动,认识问题的本质,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

5、不仅在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步骤、结论等告诉学生,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规范进行实验,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正确思考,让学生自己根据原理确定使用仪器、实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整个过程.  2.1增设疑问,激发思维  教师可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精心设计有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些与习惯想法相反的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研究浮力实验,先将塑料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无论怎样压塑料块,塑料块最终都浮在水面上,由此引出浮力的概念,而后再将烧杯中水倒干净,将塑料块压到杯底(与杯底密切),然后倒入水,这时问学生:塑料

6、块会不会上浮?学生肯定回答塑料块上浮,实验结果塑料块没有浮上来.如此“奇怪”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趁机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又如做纸锅烧水实验,先问学生,纸锅会不会烧坏?若告诉学生纸锅不会烧坏,学生好奇,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2.2设计实验,引导思考  教师不是机械地把实验原理、器材、步骤写出来,而是将设计实验过  程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如测电阻实验,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复习欧姆定律I=U/R,提问学生要测电阻怎么办?学生容易想到R=U/I,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想到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如此步步引

7、导,比单纯给出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更能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另外可让学生自制仪器,培养学生创造力.  2.3改进实验,促进思维  对不够完善的实验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如平面5  镜成像.课本用两支点燃蜡烛来演示,让一支蜡烛与另一个蜡烛的像刚好重合,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空气流动使火焰不固定,两支蜡烛燃烧程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很难做到完全“重合”,笔者在实验时提问学生如何使“重合”更明显?立即有学生提出用两块等大的长方形木块,结果长方形木块的长、宽、厚“重合”现象很明显,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此时笔者又提出木块本身不发光,成像不清楚,找

8、像的位置很吃力,课本用点燃的蜡烛就是因为能成清晰的像,学生马上又补充说可将木块包上白纸或亮彩纸,这样像就清晰了.如此步步启发,层层深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4拓展实验,增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