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

ID:3149441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_第1页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_第2页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_第3页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_第4页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  内容摘要:爱情自古乃人类美感之追求且恒古不老话题,中西之间爱情文学无论在表达方式、意义内涵还是情欲诉求都差别大而又互动缺乏。中西之间均将爱情视作美好,而探其美之差异不仅为比较文学研究有益并对中西爱情审美文化研究提供另一条视界。本文利用接受美学探析中西爱情文学中美的衬现,分析其差异以期促进比较文学研究、跨国交流。  关键词:情美接受美学比较文学  一.引言  中国“爱情文化”博大而深邃让众多欲了解中国文化的异域文化人深感头痛,尤其是中国女性深深在中国古典爱情文化中孕育,

2、向往“美丽爱情”而乐此不疲。但爱情虽为两性共同参与之活动,在长久以来,女性一直没有话语权。中西之间虽然都经历男性为主导的时期,形成众多以男性为主的爱情文化,但女文人在她们诗歌文学中充斥着女性对爱情之美的书写,却又因中西之间审美文化之差异,让中西爱情美的交流受阻。  二.文学爱情美之接受分析接受美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理论。由德国文艺学教授HansRobertJauss6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就是以人为主观能动的艺术经验为主的审美经验,它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

3、。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接受美学指出,任何接受者在欣赏任何一部作品之前,在其认知视阈中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期待视野,满足之后才能迎合受众的审美情趣。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限制结构。作家对于文学爱情美的创作,往往需要先被读者理解才能进一步审美。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假设的期待结构,是因为接受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就或多或少的已经有了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在品爱情文学之美中,不同的时代?p地区?p经历?p甚至是不同人之

4、间,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就会理所当然的导致不同理解,领略美意或是无法理解。审美体验则是要求受众首先在满足期待视野的情况下,即在理解的情况下从事评、品、赏某作品的活动。在重点强调品美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情趣,使其得到审美体验。面对爱情文学之美,受众就会领略到文学爱情中寓情于景,直面抒怀等纷纷之美。  接受美学核心两个概念指出中西方理解方式、思维模式、审美不同造就文学家特别是心思细腻的女作家的写作技巧、作品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一代名媛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爱情文学代表语言明快含蓄,意境深幽剔透,音韵婉转可

5、人使其艺术审美境界达到相当高水平,她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女作家,也是难得一见的将爱情之美用女性视角展现淋漓精致的人。而西方另外两颗璀璨之星---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和艾米莉?狄金森均有鲜明的艺术色彩,结构精美,格律严谨,语言富有张力。  三.文学情美之对比辨析  6爱情虽是人类共有之物,然中西方文化地域差异大,理所导致文学中爱情美的同中存异。长久以来,中外文学史体现的大部分为男性话语权,而中外女性对美丽爱情之向往却从未停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及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艾米莉?q狄金森

6、中《我一直在爱》:  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论证...  直白大胆,抒情直述成为西方女性对爱情美丽向往的一大特征。“我一直在爱,”放弃女性相对男性的“被动”,将西方文化中,爱情无差别,追求不男女的“主动”之美体现淋漓精致,丝毫不逊于男性。据统计迪金森留下的上千首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多达300多首诗,与东方爱情文化中少有的女性对男性爱情主动权的“叛逆”意识。相比之下,李清照的词中:  《醉花阴》:《一剪梅》:.........莫道不消魂,面卷西风,人比

7、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含蓄委婉,寓情于景一直是中国女性爱情文学的主旋律。作为中国爱情文学的女性代表人物----李清照在抒发对丈夫的爱恋时,多用“残风”、“愁雨”或与“黄花”进行类比等一系列意象来抒情。《醉花阴》中通过重阳佳节为夫妻离别的凄美的爱情美埋下伏笔,李清照为了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守相依,用“瘦”这个字深刻刻画了自己的凄切相思。  此外,《一剪梅》中“一相思,两闲愁”、“下眉头,上心头”对“情愁”进行细腻描述了一位闺楼“怨妇”打发孤单岁月,病用女性细腻手法标书

8、了对爱情向往,将中国爱情美描述更加凄美,体现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情美体现方式的魅力。此时女性不再是一个没有独立思维、没有独立情欲的男性附属物,而是一个将自己的思念、爱欲用自己独立的女性意识为视角体现出来的独立个体。6  勃朗宁夫人作为另一位代表人物,其《十四行诗》犹如色彩浓重的西洋油画,深情重意更加印证了“西方表现婚恋题材的手法是开放的,笔调直率,大胆铺陈”这句话。由44部诗歌组成的《十四行诗》构建成诗组,一步一步表达自己爱的信仰,一步一步从消沉到振作、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