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ID:31494670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1页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2页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3页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4页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中职卫生学校留守与非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未发现明显差异,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女学生更容易出现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因此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双亲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女学生身上。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留守女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14-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农村的孩子在当地的学校就读,而父母双方或一方却长期外出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特

2、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学生”,这种现象在老、少、边、山、穷地区尤为突出。为了解中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调查了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部分女生,并对留守女学生与非留守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中职留守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和策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6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3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个班,以其中在校的中职女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70份,实际获得有效统计对象462人,其中非留守学生265人,父或母外出的留守学生100人,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97人,年龄15-20岁,99%

3、为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二)方法  一般情况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心理测试采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译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st,以下简称“MHT”)量表,该量表共100道题,包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分量表。如果一个分量表的标准分≥8分,说明学生对该项目有焦虑倾向。若整个测验的总分≥65分,说明该生焦虑情绪较严重,存在心理问题。为消除学生顾虑,采用无记名方式,独立答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学生心理健康

4、问题阳性总检出率  调查的462名中职女生中,留守学生197人,留守率为42.64%。非留守学生、父或母外出的留守学生、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65分的人数依次为12人、3人和7人。经卡方检验,父或母外出的留守学生、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05,P=0.367)。调查结果表明8个分量表中健康问题程度检出情况前三名为:学习焦虑325人(70.35%)、身体症状133人(28.79%)、自责倾向114人(24.68%)(见表1)。  (二)MHT量表得分比较6  非留守学生、父或母外出的留守学生、父母均外出

5、的留守学生在MHT总量表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7,P=0.336)。在各分量表上,经LSD多重比较,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孤独倾向高于非留守学生(P=0.027)以及父或母外出的留守学生(P=0.001),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自责倾向得分高于非留守学生(P=0.027),其他各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讨论  第一,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卫校学生基本来自农村,从初中起就寄宿在学校,都是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农村山区中学的寄宿制和学校的良好管理制度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促进作用。进入中职学校

6、学习时,学生己经有了相当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加上现在信息的发达和留守现象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留守和非留守的差别。结合多年当班主任的体会,笔者认为,中职留守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的只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  第二,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比非留守学生更容易出现孤独感和自卑倾向。这可能是中职留守学生因双亲都长期在外,沟通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来完成,而单纯的信息沟通远没有面对面直接感情交流那么温馨和生动。在留守生活中,父母成了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往往只能满足物质要求而无法深入了解儿女的情感世界,在留守孩子碰到挫折与困难时父母也不能提供及时

7、的心理支持。久之留守学生会出现无助、孤独、失落等不良情绪6反应,极易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评价。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一旦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就很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四、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身上。具体的措施如下:(1)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入学初,通过班主任的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各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留守生”情况档案。并且监测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