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

ID:3149479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_第1页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_第2页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_第3页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提问契机,提升问答实效  摘要: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捕捉,把握提问的时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深刻理解问题本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契机实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48-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提问内容,还要注重提问时机的把握,只有把握提问的最佳契机,及时提问,才能问得巧,问得妙,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深刻理解问题本质的目的。那么,什么时

2、候才是最佳提问时机呢?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入心入脑,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及时提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往往是遇到了教学重点或者难点,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铺垫性、辅助性的问题,以降低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教师辅助性问题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深刻理解数学问题。4  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米与厘米的初步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时,在学生大致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千米

3、吗?关于千米你有哪些了解与认识?如何向别人介绍1千米有多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身高多少、黑板长宽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探究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思维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学习,教师接着提问:一条铁路全长3000米还是3000千米?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子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认识到在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千米做单位,深化了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发现学生在探究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遇到思维受阻时,要通过巧妙地提问帮助学生搭设中间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二、当学生思维感到模糊时,及时提问  所谓思维模糊

4、就是指学生思考问题时由于自己的片面认识对问题的本质感到似是而非,不能深入问题中心。当学生思维感到模糊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反问或者点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规律重新反思,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增强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4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为了使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长方体的右面和上面时,笔者提出了如下要求:这是一个长方体,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的正面,再想想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运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把自己刚才看到的情形摆出来。学生实际操作时,却为难了,他们不知道这些小正方体应该摆成1排还是2排,每排摆1个还是2个,此时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一种模糊的状态。在教学时,针对学

5、生思维模糊的状态,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刚才看到的右面与上面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什么图形?这图形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图形有什么不同?这样提问,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实物与具体图形的展示有什么不同,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实物与图片呈现之间产生模糊认识,不容易分辨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提问的最佳契机,及时提问,从而使学生在正确提问思路的引导下摆正思考方向,进而为学生深入探究,提高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三、当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及时提问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由于水平阅历的局限,很容易出现思维较浅,对问题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教师

6、要善于及时提问,步步深究,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向更深处发展。这样的提问既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对角有初步认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着画角,并且知道自己画的哪个角小,哪个角大。学生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有的主观臆断,哪个角看起来大,这个角就大;哪个角的边长那个角就大;还有的学生是把两个角剪下来对比,学生对于怎样才能确定角的大小还欠缺理性的深刻的认识。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简单走向深刻呢?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与角相关的知识有哪些?在这些知识中,哪些条件与角的大小有关系呢?请大家验证一下。在教师具体问题的引领

7、下,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入。4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在学生对问题认识较浅时及时进行提问,这样教学,从表层到深层,由浅入深,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认识逐渐走向了深入,透彻,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智慧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走进思维的深处,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