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而言”到“起而行”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

ID:31496295

大小:11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_第1页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_第2页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_第3页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_第4页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坐而言”到“起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坐而言”到“起而行”  摘要受“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商业逐步转向农村,先后提出“采系统计划”“定分区制度”“划区施教”和“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初步设想,并在农村改进试验区进行推广。职教社的农村改进事业,对发展当代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华职教社;农村改进事业;农村职业教育;国民政府时期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21-0073-04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事业的缘起  作为我国近代以研究、讲演、出版、职业指导、实验和推广为工作己任的全国性民间教育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下简

2、称职教社)在其正式成立后不久,就在翌年7月发表了由职教社同仁们共同署名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其中,对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法、途径、内容等都做了相关概述。当时,职教社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城市工商业,相比之下,乡村职业学校数量并不多,而即使是当时已有的农校,其校址大多数也是设立在城市,针对这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黄炎培于1922年8月在《教育与职业》发表《读全国职业教育最近统计》一文,在文中,他提出以下尖锐问题:“9试观其地址别,何以乡村职业学校独少,仅得五分之一?夫农校既在全国职业学校中占百分之四十八,何以乡村学校乃仅占百分之二十?”[1]  随着“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潮流的激

3、荡而至,这一时期乡村教育运动和乡村教育思潮逐渐兴盛,这无疑对此时中华职教社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起到了催化作用。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中华职教社的同仁们已经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若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决农民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在任何历史发展时期,教育的发展都必然受其所处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正如黄炎培所说:“凡一学说、一制度之倡,非人能之倡,盖时势所迫,察其需要之攸在,而为之振导,未几推行全社会。”[2]  鉴于以上认识,在1920年10月,中华职教社成立农业教育研究会,开始探讨职教社的农村改进设想。该会在成

4、立之初,就派成员调查各地农业教育状况,集思广益,征集有关农村教育制度的意见。自此,同仁们对职业教育的主旨也开始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职教社农业教育研究会在其宣言书中曾提到:“职业教育者,实对个人为解决生计问题,对社会为增高各种事业之效率功能,其重要固早已为国中贤达所洞悉。虽然,使今日而有一种教育制度,顾其名诚为职业教育,而究其实则上既无补于国家实业之发达,下亦不能助个人生计问题之解决,若不设法补救,则国人将不解乎职业教育本旨之所在,而对于本社推广事业之前途,将发生无限阻碍与怀疑焉”[3]。不仅如此,作为职教社发起人之一的黄炎培在当时也深刻认识到,要想提倡普及教育,就不能忽视乡村教育的发展,他说:

5、“今吾国学校,十之八九其所施皆城市教育也。”[4]“9吾尝思之,吾国放盛倡普及教育也,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即其所设施,十之八九,当为适于乡村生活之教育。”[5]黄炎培提出由发展乡村教育、从点到面开展普及教育主张的时候,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中西融合的历史转型时期,显然,他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性。  二、坐而言――针对农村教育的四个初步设想  1922年8月2日,黄炎培在南京东南大学做讲演,并为全国农业讨论会会刊题词:“今日合全国人之知识坐而言,尤愿明日合全国人之能力起而行”[6]。自1922年起,黄炎培等职教社同仁们,开始逐步构想乡村职业教育的计划。  (

6、一)“采系统计划”与“定分区制度”  经过职教社同仁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江苏职业教育计划案》出炉,计划案以江苏职业教育为例,提出了针对农业教育的两个初步设想:  职教社同仁们认为,农业教育不同于工商业教育,应施行“采系统计划”。早在新学制中,国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就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将甲、乙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在初级中学兼设职业科,在小学高年级增设职业准备教育,以上都实属职业教育性质。农场、工厂等附设的职业指导机构或职业补习机关,从其范围看,也属于职业教育。但是,以上职业教育虽然设有甲、乙种农、工、商学校,但“与农、工、商实业行政,绝对不生关系”,“省立各农场、工厂亦甚感教育之需要

7、,或且附有教育事业,而与教育行政,亦绝对不生关系,如是而欲收充分之效果,宜其难也”9[7]。介于此,江苏省行政当局于1922年11月组织成立了教育实业行政联合会,并令设职业教育委员会,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行政筹备工作,农业教育的“采系统计划”才得以提出。  针对江苏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职教社同仁们在《江苏职业教育计划案》中,提出了定分区制度,即将各地农产区分为若干区,如棉区、麦区、林区等,然后在各个区,选取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