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

ID:3149685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_第1页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_第2页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_第3页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_第4页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精彩的数学课  摘要: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由简捷的导语开始的,一部激扬能引发共鸣的乐章是由优美序曲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新课程的出现和实施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同时使教师不再只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将被激活,师生互动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不再是“塞”而是“引”。因此,引人入胜的导入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精彩导入教学效果  数学学习中思考最为重要,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为了让学

2、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对课前导入方法及运用要很熟练。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要充分发挥课前导入的魅力,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有实际且具体的概念,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数学王国。但根据实际课堂经验创设的情境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吸引学生的,运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

3、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已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因此,创设情境时,教师大可使用小兔子、小熊猫等可爱的动物形象,丰富的色彩丰富了课堂。  (二)要有针对性。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其中目的,到底要引出什么样的内容一定要非常清楚,不然小学生的思想有时天马行空,一不小心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书签、路标、信封等,接着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有的孩子为了

4、标新立异,说书签的洞是圆的,上面的图形是三角形等偏离轨道的答案。不能说他们是错的,不过教师要再费些时间引回来。若用积木或学具盒中立体图形的面引入,就显得更明了清晰。  (三)注意用语,不“骗”学生。  从小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对于德育一直都是重视和大量实施的。无论是品德课还是在各种科目中慢慢渗透,小学生对品德有大概的认识。最基本的是不撒谎、不打架、不骂人等。但是导入时教师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公园玩好不好呀?一开始学生会当真,会很起劲,但当他们发现原来只是一张图而已时,会变得失落。长此以往学生产生厌恶情绪,甚至觉得老师在骗人

5、。因此,不如“实话实说”:今天老师带来一张漂亮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呀?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积极投入进来,这种方法更容易被长久使用。5  二、复习导入  历史往往让人有安全感,因为它是已经发生过的,我们已经能知道结局。同样的,小学生遇见学过的知识、会做的题目有一种自豪感,因为他们可以很自信地说出答案。这种自信对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好好利用复习方法导入课题,要注意的地方如下。  (一)问题要由浅入深。  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首先利用计算题:13-9,17-8,40-3,32-5等之前学过的口算减法,接着出示

6、57-26的竖式计算。以此为今天学习减法及竖式计算打好基础。即使口算部分也要注意从简单的计算开始提问。最后揭示今天要学习的57-28。这三个步骤是由浅入深的,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开始回忆计算方法,一步一步慢慢接近今天学习的内容,最后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出答案。  (二)要与之后的学习内容有衔接性。  偏题不仅在语文作文中很有杀伤力,在数学教学中也一样。如果课前准备的复习材料和今天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学生会感觉“莫名其妙”,整个教学就不够自然和流畅。首先教师要明确今天要教的是什么,如教学统计,就要对上学期学过的统计方法进行复

7、习,而不是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打钩统计与表格统计是一类,可从统计结果中得到信息又离不开另一类数学内容:计算,这就是数学的奇妙。选择正确的复习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系统,从而增强自主探索欲望。  (三)复习时间要适中。5  时间的把握非常重要,能从感官上让学生产生主次之分。复习时间不要过长,不然学生容易依赖这些学过的知识,对接下来的内容兴趣减少,没有积极性。  三、问题导入  当学习一些相对独立、与学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时,教学开篇大可不必拖拉时间,以一两句话带一下,然后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使教学

8、显得干脆利落。  (一)问题要“一针见血”。  问题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怎么问才能问到点子上,问到你想得到的答案,是教师要好好思考的。如教学人民币时,教师出示一元,问:“这是什么?”又问:“这是多少钱?”这两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大相径庭。两种问法都可以,关键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从而选择相应的问题。问题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