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ID:3149860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_第1页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_第2页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_第3页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户外混龄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育运动是幼儿的本能,直接受他们的生、心理发育的规律所支配。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自信进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同时,参加运动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我园具有户外

2、场地面积大的优势,在保证体育课和每日正常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户外混龄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界定混龄概念,分析活动特点  在进行“户外混龄活动之前”,我们反复推敲、界定混龄的概念,分析其特点。  1.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的一种补充4  强调将单纯、机械的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转向使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根据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运动器具,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在各个区域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主地参与活动,发展基本动作

3、,同时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不断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2.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自主选择活动区域、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自主选择游戏伙伴。  (2)趣味性: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基本动作。  (3)挑战性:不同的游戏材料提供了充分的挑战空间。  (4)整合性:户外混龄活动能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等领域的内容。  二、开发活动场地,合理创设区域  混龄运动完全打破了班级界限,由每位老师负责一片户外场地,提供活动器械、指导,并管理好本区域中孩子的运动。我们首先对全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把幼儿园活

4、动继而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器械的功效:我园目前暂借小学校舍过渡,拥有“杉树林”“小竹林”“废弃草坪”“大操场”等自然优势。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原始的自然环境,将幼儿园划分为三大区――“生态区”“绿色区”和“创意区”,这三大区分别有18个小游戏区。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三、合理投放材料,科学安置管理4  在活动区内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活动材料,大部分都是低结构材料,如自然材料:水、沙、木块、竹梯、绳;废旧材料:报纸卷、轮胎、报废面包车、奶粉罐,以保证每个

5、幼儿都有材料活动。  由于是混龄活动,幼儿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凸显其中,为此,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如“金碧沙滩”里,小年龄的幼儿可拿铲子、小桶进行挖沙游戏,大年龄的幼儿可使用辅助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活动;在“秋千物语”那,小年龄的幼儿可选择矮点的秋千,大年龄的幼儿可选择高点的秋千、云梯。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有助于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  活动材料的合理安置――我们将大部分器材按类别集中放置在操场中间,既使活动区实现有序划分,又能方便幼儿融入想象与合作,将活动材料组合利用。我们在材料筐的底部装上万向轮

6、和牵拉绳,幼儿可以轻松地运走他想要的各种材料。  活动材料有序管理――在场地相应的地区规划了活动材料的摆放位置及摆放数量;并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制作不同颜色的标记,让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到体育器械的摆放中,做到器械管理心中有数。除此外,所有活动材料由专人进行日常清点、维护及管理,做到及时增添、更换。  四、定时定点开展,建立常态机制4  每天我们都会定时开放混龄活动,活动前孩子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检查好是否戴吸汗巾和胸牌,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佩戴不同颜色的胸牌参加混龄活动。教师固定区域进行指导,通过不同颜色的胸牌和上面的文字分辨幼儿的年龄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全园幼儿听音乐统一进行混龄活动

7、。  五、健全评价制度,明确教师职责  户外混龄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而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活动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科学指导的切入点。它能增强教师指导的目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依据各活动区的教育功能以及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指导重点与策略。  活动前教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有可能怎样做有心理准备;在活动中以观察为前提,采用有效的指导策略给幼儿以适时的引导与帮助。幼儿活动前,教师应组织幼儿做好身体各关节的准备活动,活动后应有方松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