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

ID:3150057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_第1页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_第2页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_第3页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_第4页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  摘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者构成了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倡导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兼具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将家庭和社区真正纳入学校生态教育系统,深化学校发展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化;德育改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11-00-03  学校品牌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以人为载体并需要迟效评价的品牌,也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

2、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1]。多年来,广州市南国学校以顶层文化设计为依托,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路径,形成了包含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在内的生态文化教育特色,初步完成了品牌学校的塑造,成为一所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的优质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认为,对于由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构成的生命共同体而言,学校只有基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改进,才能保障这一生命共同体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共生共荣。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进一步深化对“共生共荣”5的理解,认为它应当涵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共生共荣,师生、生生的共生共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

3、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共生共荣。为此,学校立足生态文化教育,重构“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立足全员参与,培育“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立足提升,拓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存”的办学内涵,以德育改进为方式,努力创生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构建向善向上的教育生态。  一、关注精神生态,促进教师成长  在南国学校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中,学生和教师都是重要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主导性群体,只有当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他们所接纳、理解并认同时,才会将其内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生才能因此而获益,[2]学校

4、也才能获得发展。  作为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源自校本生态文化教育特色。生态文化教育以“水润南国,绿荫校园”为基调,用“水”“绿色”表述学校文化,追求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茂盛成长的草木,不断完美生命的价值。学校是一个整体,既需要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同心同力、互助协作。上善若水,意味着每一个南国教师都“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拥有水利万物的无私和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如此,才能构建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润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为此,学校努力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力求让每一个教师在南国这一生命共同体中不

5、断成长。“请进来”5,邀请教育专家和兄弟学校同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培训和经验分享;“走出去”,组织德育队伍考察学习,增长知识和开拓视野;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经验分享会,在温情与共享中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组织课题研究,用科研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和衷共济”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成长信念,而“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更是融入了每一个南国教师的血液。师生、生生共荣的理念不断激励着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用润泽生命的精神不断追求

6、完美的教育生活。  二、完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生态系统既具有孕育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功能,更兼具传递文化、促进个体社会化、建立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功能。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为此,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用经典教育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开设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课程,用国际视野丰富和拓展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相融合的、动静相宜的高素质学生。  学校从经典诵读开始,定期组织诵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天河区“美文诵读大赛”5,用

7、经典文化濡染学生;设置国学经典研讨课,引领教师探讨国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了解国学课与语文课的区别与联系,提升国学课程内涵。学校以项目为载体,鼓励教师深入探索国学课程。例如,小学部由陈丹妮老师主持,利用每周三的写字课,组织全体学生诵读经典篇目。诵读内容从礼与恭敬、仁义,礼与真诚、适宜、克己、适中到礼以养德,礼致和谐,尊老爱幼;延伸至仪容端严,礼的价值等,不断深化学生对“礼”的理解。同时,选择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为基础,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主题,构建序列化的经典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渗透经典教育,例

8、如,教师节上,鼓励每个班级挖掘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经典、文献、诗词、故事,制作班级板报,开展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