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D:31500750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平等、和谐和活泼的学习氛围。巧妙引导,不断引起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冲突,让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确保探究学习顺利进行,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探索,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5-04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

2、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当前,有些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理解上有失偏颇,体现在: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放任自流”的课堂,淡化了教师的指导、组织和引导作用;放手让学生进行所谓的“自主探究”,却忽视对学生的有效调控;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懒于指导学生进行研讨活动;指导时疏于把握介入的时机和程度,随心所欲;注重自主学习的行为和过程,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师教学的课程,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动手“做”7了,结论也顺利得出,学生自始至终都很开心,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学生只获得表面

3、上的东西。这样的动手操作就是数学探究吗?答案是显然的。  一、遵循认知规律,营造探究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数学,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营造一个开放、平等、和谐和活泼的探究氛围,不断引起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有一次,我上了一节全校公开课,主题是“老教材,新理念”,课题是“圆锥的体积”。此前,我听了好几节“圆锥的体积”的公开课,课程的设计都很常规化:“先让学生认识圆锥,再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型,最后,学生通过做实验,把圆锥里装满的沙向圆柱里倒,三次刚好倒满,从而得出等

4、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中,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研读教材时,我发现一个问题:教学时,师生通过动手实验后都能顺利地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但学生心中不免存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突然要去比较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大小?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如下教学。  1.类比“猜想”  教学时,我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动态呈现分别由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圆柱和圆锥。接着,我边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的短边和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相等,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相等)边问:“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面积的

5、二倍。”我及时采用动画演示“7分别以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得到一个圆柱和圆锥”,让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后,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观察后指出:“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我追问:“大胆猜想一下,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有了前面的面积比较的铺垫,很多学生认为是二分之一的关系,也有的学生猜想是三倍的关系,还有的学生猜想是相等的关系。  2.验证“猜想”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亲自动手做一做,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必要性。教学中,我通过大胆创设趣味性的问题,引

6、起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过程。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了对事物的瞬间顿悟。  探究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盲目探究,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好像“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实际上学生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让我想起某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作为教师应该始终牢记:“教师不是卖拐人,学生也不能充当买拐人的角色。”  二、合理有序“引导”,确立探究方向7  学生已有的良好认知结构是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前提。学生的所有探

7、究活动都是其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不断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思维方法,丰富思维经验,这样才有助于构建知识网络,明确探究方向。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合理而有序的“导”是学生探究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一次,刘显峰老师上了一节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公开课。我觉得它就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导”的关键性作用。首先,刘老师用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创设问题情境:“在这些三角形中,谁的内角和大?”学生猜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