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

ID:3150204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_第1页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_第2页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_第3页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_第4页
资源描述:

《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利与弊  摘要:“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舞蹈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手段。很多家长看到了舞蹈的优势,纷纷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进行舞蹈培训,愿舞蹈能够帮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与成长中获得裨益。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对优势和儿童舞蹈训练软开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了解更加详细的软开舞蹈培训的关键,一定程度上为舞蹈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舞蹈;软开度;利;弊  软开度属于舞蹈中的一种本质,它指的是人体关节运动在不同方向上的能力,和肌肉、韧带等软

2、组织的伸展能力。众所周知,世间的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软开度的训练存在利与弊。有利的是练习好软开度可以帮助学生为后续的舞蹈练习打下基础,为优美、动人舞姿创造条件。不利的是练习时的伤痛和学生练习动作定式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少儿的成才。因此,对少儿舞蹈软开度的训练应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在实践时尽量做到趋利避害。  一、少儿舞蹈软开度训练的有益之处4  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的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少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从而促进少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一)舞

3、蹈软开度训练可以培养少儿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刚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孩子,身体会缺乏“灵活性”“柔韧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做动作时身体会体现出不协调,肢体僵硬。因此,就必须通过舞蹈软开度的训练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及运动能力;对他们进行肢体的柔韧性训练,提高他们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  (二)软开度训练有利于少儿个性特征良好发展  少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发展、道德水平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展现,在活动中获得发展。软开度训练内容包括关节运动和肌肉训练的范围。在软开度训练时,孩子要经过多次重复的练习,方可以达到自动化的水准。这就磨炼了少儿的意志品质,培育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是舞蹈软开度对少

4、儿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少儿舞蹈软开度训练的弊端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在未来能够有所成就。因此,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舞蹈、音乐等各种培训班。就舞蹈培训而言,在少儿时期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舞蹈培训也是存在弊端的。训练软开度有哪些弊端呢?  (一)软开度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少儿的生长发育  在3~18岁这个年龄阶段进行软开度训练,需要科学的安排,理智的训练,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使孩子受伤,造成某处的畸形。如,在胯部软开度训练时,通常会有教练员进行辅助练习,在练习中教练员如果施加压力过大,可能就会造成孩子的运动损伤。4  (二)软开度训练影响少儿的身心健康

5、发展  在舞蹈培训中,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条件都存在差异,对舞蹈软开度训练的程度也就有所不同,家长在这个方面就会形成攀比,这样的话,马上想到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的孩子差,可能会在家里的时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软开度训练。孩子们由于回到家既要面对各学科的家庭作业,还要面对枯燥恼人的舞蹈软开度训练,这样孩子将会在心理产生对舞蹈的抵触感,达到的效果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三、少儿软开度训练的建议  每个孩子先天的软开度不同,虽然孩子小,软度比较好练习,但是对于比较硬的孩子还是要严谨面对,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一)软开度训练要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兴趣、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

6、异。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修习者身心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软开度训练的内容。因材施教,让他们少走弯路,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一般少儿软度训练先从“地面练习”开始。训练腿部韧带可以采用“双抱腿”的方法,这样也可以避免少儿在压腿中出现一些困难。少儿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针对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4  软开度训练可以促使少儿良好心理特征的形成。在进行少儿软开度训练时,不仅仅是对少儿身体的塑造,而更大的意义在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在训练中,少儿要忍受一定的痛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在一定

7、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在训练中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体态,端庄大气的动作,就是对他们气质的培养;由于舞蹈的独特魅力使他们爱上了舞蹈,钟情于舞蹈,从而促使他们舞蹈兴趣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熊家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隆荫培等.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