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

ID:31503547

大小:11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2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_第1页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_第2页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_第3页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_第4页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学者对次贷危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探究此次危机的根源。在诸多结论中,一种观点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危机的根源之一。各国学者从影子银行的界定、风险成因、以及有效监管等若干环节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按照风险积聚、风险扩散以及风险监管的内在逻辑对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积聚;风险扩散  一、影子银行与风险积聚  系统性风险是由于金融系统外部环境变化,通过传导渠道影响金融系统正常运行,这种影响在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中得到放大,从

2、而导致金融系统自身功能受到损害。依据系统论的视角,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金融体系风险与实体经济的亲周期性。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伴随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增强,本次金融危机表明,影子银行机构一旦发生危机,其个体风险通过资产负债关联、羊群效应等渠道快速传染给其他金融机构,进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处于危机之中。12  FSB(2011)认为,影子银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四个特征。IMF(2008)认为危机的罪魁祸首在于影

3、子银行的高杠杆率。Reinhart&Rogoff(2008)强调影子银行通过杠杆操作具有非常强的信用创造能力,但对流动性及其依赖,这些产品和运作在金融动荡的条件下容易丧失再融资功能,使得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大幅萎缩,从而产生系统性风险。与传统银行体系相比,影子银行体系的期限错配更为严重,其流动性风险也更大。TobiasAdrian(2009)指出,在影子银行体系内,源于回购、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及银行短期贷款的负债比例达到50%以上,这些负债依赖于货币市场融资。而在资产方面,影子银行机构持有大量价格波

4、动剧烈的金融工具和期限较长的应收款项,如此失衡的资产负债结构导致一旦影子银行赖以生存的批发性融资被切断,将最终导致流动性危机。影子银行实质上是利用金融市场的融资型金融创新工具,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垂直分解,完成信用中介功能、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完成上述转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资产证券化和抵押中介。依据KrahnenJ.P.(2009)的观点,影子银行体系是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演进的必然产物,各种衍生品在影子银行内部分散和转移不确定性的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抵押品中介的主要作

5、用是抵押品的重复使用。Pozsar(2011)对抵押中介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抵押品的金融产品具有庞大的发行市场,但缺少足够规模的交易市场,具有发行即持有到期的特点,流动性严重不足。12  由于中美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差异,风险积聚的路径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以及银行创新型同业业务所导致的资本过度积累、期限错配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风险显著增大。依据伊藤?诚的观点,导致金融风险积聚的因素不仅存在于金融体系运行方面,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与过度资本积累的内在

6、关联上。现阶段,商业银行影子银行导致资本过度积累的主要表现为大量资金借助影子银行通道投向房地产市场或其它产能过剩领域。高善文、莫倩(2013)认为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使得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产生了显著的期限错配问题,给影子银行、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风险。随着国内银行同业业务的不断创新,其业务模式也越来越复杂,导致银行之间以及银信、银证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肖崎、阮健浓(2014)认为同业业务拉长了资金投放链条,其发展增强了金融机构间的系统关联性,并引发系统性风险。陆晓明(2012)在对

7、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国影子银行具有类似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般风险特征,主要是透明度较低、监管漏洞、央行资金支持缺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高杠杆率等。此外,中国影子银行也存在特异风险,主要表现在监管法律缺失、监管机制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需求以及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二、风险扩散机制分析  现有文献对金融风险扩散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导;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之间的风险传导。  (一)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12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

8、探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关联性。学术界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扩散研究,评估关联性风险的数据不仅依赖资产负债表数据,而且针对金融市场上的高频数据开发了一系列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表数据评估金融机构关联性的主要方法是矩阵法和网络分析法。矩阵法主要基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构造双边敞口矩阵,进而分析一家金融机构无力偿还债务所引发关联银行损失的程度。网络分析法主要基于微观路径和宏观路径两个层面分析最优金融网络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