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D:3150462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初中学生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支架式教学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其对引导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支架式教学,并对其具体的运用做了简要的分析,旨在为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作出贡献。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3-02  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2、,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课本中的一些知识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认真备课,但学生学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支架式教学能够通过搭建一些列的概念支架,帮助学生降低探索的难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支架式教学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4理论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通过多种方法有序的引导学生建构自身知识技能,并逐

3、步提升其发展水平,近三十年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国外教学中比较流行。支架的原本意思指的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脚手架能够形象的比喻成建构主义中教授与学习的理念,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在老师不断教授、不断引导的作用下逐渐构建知识,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与协助的作用,教师只需要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提出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理解知识、建构知识,这与传统的直接灌输式教学是有很大不同的[1]。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一共分为支架搭建、情境进入、自主探索

4、、交流合作、评价诊断等5个环节,以下从这5个环节出发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支架搭建中的应用  支架搭建主要指的是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围绕着当前物理学习的主题,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解开来,按照“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来建立概念性的框架,在框架中有着许多个节点,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创建出学习的情境来。  例如在讲解压力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教材上的压力示意图,分别归纳出有哪些种类的压力,不同种类压力的不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创设几种不同的情境,

5、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几个气球,用力按压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或者教师可以将铅笔的一头削尖,让学生的两只手分别按在铅笔的两端,感受压力变化。通过这样的支架搭建就能够将“压力影响因素”以及“压力作用效果”等知识巧妙的搭建在支架中。  (二)情境进入中的应用4  情境进入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学生引入到之前设定好的情境中去,通常来说要引入的情境是整个支架的某一个节点。  例如,在讲述滑动变阻器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以滑动变阻器原理为依据制造的可以调节灯光明暗的台灯实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现场操作,在不断调节旋钮的时候让

6、学生观察台灯明暗变化,之后再出示互动变阻器,讲述一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并将其串联到带有小灯泡的闭合电路中,通过滑动滑片,来观察小灯泡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使其能够自主思考,滑动变阻器和调节亮度台灯的关系。  (三)自主探索中的运用  自主探索指的是在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物理情境之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去探索情境中所蕴含的物理问题与物理原理,探索的过程首先要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学生在自主探索开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给予适当的提示,最后争取让学生无需教师引导就能自己在整

7、个框架中不断攀升,不断积累构建相关的物理知识[2]。  (四)交流合作中的运用  交流合作指的是学生之间针对探索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将学生自身的探索结果不断整合,从而实现对物理知识正确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探索之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  (五)评价诊断中的运用4  评价诊断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自我评价、是否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建构以及对学习交流小组做出的贡献等。这种评价能够让学生找出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

8、,支架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其主要核心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直接的给出答案,初中物理知识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支架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南.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