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

ID:3150529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_第1页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_第2页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_第3页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_第4页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  摘要: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从解决常州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和监督激励体系,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23-02  教师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育之魂。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素质,要发展教育事业,必

2、须重视加强师德建设这个关键因素。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德高望重的操行,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爱岗敬业,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大学文化、教育精神和教师形象,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6  1.师德师风教育效果欠缺。师德建设涉及社会、自身、制度

3、政策、监督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师德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宣传号召上,还有教师教育信息层层衰减的问题。我们很多高校在政策导向上存在很大问题,通常对教师的考核比较片面,重视教学科研业务成绩、轻视思想道德水平;这在不同程度地上影响了教师参加师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本文针对常州大学教师做了一些前期调查,发现认为“制度完善,定期学习教育,效果好”的教师不足10%,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定期参加师德培训教育活动,甚至有部分教师几乎从未参加过教师培训活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

4、缺乏真正有效的、可行的定期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制度,已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难有成效。“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是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和强调的,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目标要求的。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赞同“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教师仅有69.6%,有不少教师认为“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约占39.1%);大部分学生课后缺少与老师的联系。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部分人不够重视育人工作,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淡薄。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有些心胸狭窄、妒贤嫉能、

5、不合群、贪图享受、缺乏奉献精神的教师,只注重个人利益,工作不积极,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不喜欢,学生不认可等。调查显示,有约15%的教师由于家庭或工作压力等问题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情绪。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刚性有力的师德教育制度能将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素质,减少教师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淡薄的现象,进而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队伍水平。66  2.缺乏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内容和制度。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一系列

6、如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制度,但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操作时未能真正严格执行。同时,现行的师德评价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不能适应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考评办法不科学完善,对师德、教学、科研三个主要方面的考核评价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忽略师德。学校在设计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时,偏向重视教学工作量、教研成果和科研业绩这些硬指标,轻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很少甚至没有爱岗敬业、勤于奉献、育人等等软指标;在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需要对教

7、师个人业绩评定竞争的过程时,常常注重参考硬指标,轻视和忽略软指标,也会导致教师不注意道德修养,或者重业务,轻育人。学校在师德制度建设方面未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现行的评价考核制度难以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做出准确评价,运行不灵,对提高师德建设的效果软弱。师德评价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制也是制约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德建设机制不能是孤立的,是需要校内多个主体协同工作的,如果这些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缺乏分工合作,责任界限模糊,甚至还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就会影响师德评价工作效果。虽然有些部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8、,但似乎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内在统一性,形成不了合力。而且由于信息不畅,多主体之间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个教师在两个不同部门的考核评选中得到截然不同的评选结果。例如,我校就曾经发生过一个在本科生教育中存在错误的老师,却在对研究生的科研培养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表彰。这些现象表明,师德评价工作机制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否则将会大大降低师德评价的公正性和效率。  3.不能有效实行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目前各高校对师德建设的监管主要是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