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

ID:3150537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_第1页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_第2页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_第3页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  【摘要】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本文主要介绍教师通过在企业锻炼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操作和应用能力,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便于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关键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赴企业实践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

2、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充分体现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一、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必要性  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接受为准绳,通过不断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实现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我国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教师引进机制,导致了大量的专业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或从高校一毕业就开始登上讲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迅速转变,往往由于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同时与相关行业企业缺乏紧密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原则和目的4  1

3、、针对性原则。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的选择应该要有针对性,原则上应该是实习企业与专业教师专业方向的关联程度比较高,同时该企业与其他同类型企业的优势在硬件设备、生产线、研发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一定规模和行业代表性的企业。  2、前瞻性原则。随着在企业实践锻炼的深入,还应该与该企业的生产工程和研发技术人员多沟通交流,努力掌握专业技术和生产工艺发展的新趋势,用以指导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3、实践性原则。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习锻炼,其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参与企业锻炼的教师,就必须深入企业内部,深层次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

4、研发和检验等岗位,从企业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研究,解决实践企业存在的生产实际难题。同时在企业实习锻炼期间,要注意自己的双重身份,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还要把自己真正当作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专业知识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企业的信任,才能真正在企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融入企业中去。  4、主动性原则。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必须要得到企业的配合和支持,这时专业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的宣传学校、积极地宣传职业教育,为企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牵线搭桥,充分利用学校人才优势为企业在人才引进、新工艺

5、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企业的支持。4  5、企业锻炼的目的要明确  要明确到企业锻炼目的,教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实践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师的必修课。近年来,技工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⑴、经费保障。要切实保障教师到企业实习的经费和相关待遇,有效的机制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有利保障,然而目前有些学校制定了制度,且没有相关经费。没有制度、经费的保障,下企业实

6、践的教师在待遇、评价等都难以处理。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师下企业实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效果。  ⑵、企业不愿意接收。企业作为一个盈利的群体,不愿意提供一个真实的岗位给下企业实习的教师学习。这是因为教师下企业实习,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制约教师。一方面教师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加班等规定,不加班就无法按期完成生产量,导致企业的一些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能实习老师的经验不足,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⑶、时间安排问题。目前各校的专业教师工作量相对都比较饱满,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无法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辛苦一个学期以后,寒暑假还要安排下企业实习,其效果会

7、打折扣。  2、解决对策  ⑴4、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从政策和税收等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从而使企业也能成为职业教育的有力推动力量,调动企业接收教师实践的积极性。资料报道显示,在德国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法律上就要求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培训义务,具备相关的社会责任。  ⑵、建议学校对于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应该形成制度,要避免部分教师企业锻炼流于形式。要有计划、有步骤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带着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任务去企业,并通过机制强化专业教师企业锻炼的效果。  "中国制造"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