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ID:3150637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1页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2页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3页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4页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通过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的智慧,要通过有层次的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会得以提升。  【关键词】语文能力听说能力辩论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5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哪些能力?如何培养呢?  一、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2、我们一般比较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很少顾及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起,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何培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听说兴趣,就能使听说训练成为自己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说,而且有内容可说。低年级教师的语言应是儿童化的语言,优美,具有艺术性,充满吸引力,让学生想听,爱听,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有意无意地进入学习情境,思想上产生共鸣。5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

3、手段,如运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境氛围,使学生乐意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听说兴趣。如教学《聪明的公鸡》时,教师讲到公鸡发现自己身后有一只狐狸紧紧跟着准备扑上去要吃它时,有意停一停,让学生产生悬念:公鸡怎么跟狐狸斗的呢?有没有被狐狸吃了以激起学生听的兴趣。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表现自己的特点,要求他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以激起学生说的兴趣。  加强听话训练,听说结合。低年级的听话训练,应从辨音、听记练起。辨音练习在平常的教学中运用得很广泛,比如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后纠正字音,即辨

4、音。而听记就不常用了。在听记训练中,应当循序渐进,可以先由词到词组,再到句子,最后到一个故事进行听说训练。在指导学生听话之前提出要求。比如听句子时,要求学生做到:1.听清句子的主要意思和句子中各个词的先后次序;2.听清楚几个主要词语之间用什么词连接起来;3.如果这句话比较复杂,由几个小分句组成,那么还要听清这段话中各个句子的顺序。然后通过“说”的过程来检查学生听话的成绩。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记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辩论比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辩论赛,来综合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变的智慧

5、、思维的敏捷等。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5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

6、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随着辩论课的进行,我们还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智能得到了挖掘、拓展和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冷静的头脑、敏

7、锐的捕捉力、应变的智慧、出口成章的口才、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更让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学会了表达感情,学会了交流思想,学会了运用语言,学会了自己学生,学会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想:这些综合能力培养不正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所在吗?  三、通过有层次的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5在学习一些具体的课文时,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很难知道作者创作的经过,但通过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仍然能够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文创新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之后的有层次的提问,培

8、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可先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指出在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为什么列宾的这幅油画能闻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