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

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

ID:31510679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2

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_第1页
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_第2页
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_第3页
资源描述:

《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葫芦丝进课堂妙处多  【关键词】葫芦丝;背景;意义;价值论证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1―0077―01  葫芦丝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吹管乐器,流传于云南傣、阿昌、景颇等地区,它由一件民族特色乐器跻身于独奏乐器的行列,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葫芦丝是近年来广受音乐爱好者追捧研习的民族传统乐器,它不需要浑厚的气息和复杂的演奏技法就可以演奏出生动的乐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对培养中小学生初期的音乐爱好起到了相当好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有机地把葫芦丝吹奏与听音、视唱、唱歌教学结合起来

2、,会取得多重教学效果。  一、课程开发背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新课标的理念,音乐教育的目的己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个性的人。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将葫芦丝引入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良好的作用。  二、学习葫芦丝的意义3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器乐教学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毋庸置疑

3、,“课标”即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学校2013年开始葫芦丝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兴趣,注重教育过程为前提,走特色化葫芦丝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让学生初步掌握吹奏葫芦丝的基本技能技巧。学习初期,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葫芦丝乐器本身的教学特点,自编了一本《葫芦丝教程》,这本书里既有初学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又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考级曲目,整本练习曲一般学生用50课就能练完,不但保证了整个教程的难易适中,教材安排合理,注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的培养,而且缩短了训练

4、周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葫芦丝吹奏有助于听音教学。学生唱不准,没有音高概念,是一个非常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模仿不出钢琴声音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葫芦丝吹奏对听音练习很有帮助。学生在吹奏中听到了高音,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久而久之,学生会建立固定音高概念。  2.葫芦丝吹奏有助于视唱教学。视唱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知谱、音准、节奏能力的养成不可分割。葫芦丝有固定音高、音准,并且直接反应在听觉、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在视唱过程中,对把握不准的音高,可借助葫芦丝帮助找到准确的音高,还可以把学生分组、一组吹奏、一组视唱、吹奏结合,不但能激

5、发学生的视唱兴趣,还能充分体现出音乐课的愉悦性。3  3.葫芦丝吹奏有助于唱歌教学。用葫芦丝练习吹奏,既使学生保护了声带,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练习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是一组吹奏一组唱交替进行,还可以让学生齐奏、伴奏、独奏。特别在新歌教学中,教师引导部分学生吹奏曲谱,部分学生唱谱,从而把合奏的感觉转移到齐唱中去。齐奏伴着齐唱,既渗透了学生在唱歌中的节奏感、协调感、旋律感,又激发了学生唱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  三、开展葫芦丝活动的价值论证  笔者所在学校在一至五年级的音乐课中大幅度提高了器乐课的比例,让器乐更多地走进音乐课堂。经过三年有效

6、的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初步了解了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其演奏姿势及持法,正确掌握气息的运用。现在笔者所在学校低年级学生已经可以演奏初级的乐曲《草原圆舞曲》和《小夜曲》,中年级学生可以演奏《荷塘月色》《小苹果》,高年级学生可以演奏《星月神话》《七月火把节》等乐曲。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演奏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最可喜的是,学生学习葫芦丝后,学习歌曲非常快,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条件,随时抓住机遇,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校园艺术节,让学生登台表演,在全校同

7、学面前吹奏所学的曲子;在节假日布置一定的乐曲让他们练习,并让他们演奏给周围的邻居听,要求他们虚心向社会上懂乐器和音乐的人学习。总之,器乐进课堂能给音乐教学增添无限活力,能够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编辑:马德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