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心”孩子不“省心”

“省心”孩子不“省心”

ID:31514624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省心”孩子不“省心”_第1页
“省心”孩子不“省心”_第2页
“省心”孩子不“省心”_第3页
“省心”孩子不“省心”_第4页
“省心”孩子不“省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省心”孩子不“省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省心”孩子不“省心”  很多幼儿园老师都能体会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我的经验,班级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三种孩子:第一种是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这种孩子最让老师“操心”,每天都要无数次叫他们的名字,还不时帮他们处理各类纠纷,老师一说起这种孩子就“头痛”;另一种孩子是能力较弱的群体,这种孩子老师也要多注意他,虽然他不“捣乱”,但样样事情都要老师帮忙完成,帮他穿衣、穿鞋,和他一起做手工,鼓励他玩各种游戏;第三种孩子是老师最省心的孩子,这种孩子既听话,能力也不差,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样样事情都能很好地完成,也不会和别

2、人发生冲突。  一、“省心”孩子的日常表现  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叫言言的女孩子,她是一个比较安静、干净的小女孩,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她静静地呆在一边,学习的时候总是很认真,却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省心的孩子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我不由得把目光时常聚焦到她的身上,也通过记录的几个事例片段阐述我与她之间的故事,时刻提醒自己要关注这类“省心”的孩子。  片段一:在户外做“炒黄豆”的游戏时,小朋友们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言言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边,问她:“想玩游戏吗?”她

3、默默地看着我,我轻轻地蹲下来又问了一遍,她才告诉我“想”,声音小得几乎让我没听见。我询问她:“老师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6她望着我,眼里透出小小的喜悦,点了点头。牵着她怯怯的小手,我故意说:“哦,老师忘记怎样玩这个游戏了,你能告诉我是怎么玩的吗?”于是她像小老师一样给我讲述游戏规则。做完游戏,我在全班的孩子面前夸奖言言在游戏中是老师的小老师,小朋友们听完起劲地鼓起掌来。她两眼望着我,小脸红红的。  片段二:主题活动制作迎春花时,我和往常一样给孩子们进行了示范后就让大家自己动手做。“老师,这里

4、我不会做。”“老师,尧尧没做好就往上涂胶水了!”“老师你看,我的迎春花做好了!”“老师,陈铭俊抢我的纸!”……孩子们唧唧喳喳地闹着,言言却独自一人在专心致志地做着迎春花。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我身边把作品给我看:“老师,我做的迎春花好看吗?”“老师,我做的迎春花最多!”……我悄悄望去,言言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独自一人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片段三:吃好午餐,大家都坐在娃娃家,各自和好朋友玩着洋娃娃,言言一个人呆在角落里,一个蝴蝶结散落在头发上。我走过去,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的蝴蝶结怎么掉

5、了?”“让舜舜扯掉了。”她轻声说着,抬起头看着我,我这才发现她哭了。“你可以告诉老师呀!”她低下了头,我抚摸着她的脑袋,一边帮她扎蝴蝶结,一边问道:“言言,你知道老师最喜欢谁吗?”她摇摇头,我让她猜猜,她咬咬嘴唇说:“笑笑。”我一愣,小小的她心里原来是那么清楚,也许平时老师喊笑笑的名字多一点,表扬笑笑的话多一点,所以她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接着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我不知道”。我凑到她的耳边轻轻告诉她:“老师其实很喜欢你,因为你听话、懂礼貌,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宝宝。”6她先是一愣

6、,好像对我的话表示出不相信。我对着她点头微笑,她似乎感受到了我目光中的肯定,低下头腼腆地笑了起来。  言言就是那种最让老师省心省事的孩子。文静、不爱说话、不善于交往是她的特点。虽然很聪明,却没有自信,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一方面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决定了她是个文静、内向的孩子。另一方面在家访中了解到,孩子基本上是由性格内向的奶奶带大的,爸爸很忙,休息时家长和孩子一般都呆在家中,家长很少带孩子出去玩。家庭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与人交往的环境,从而导致言言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案例中,小朋友在玩游戏时,她不会主动去找

7、朋友玩,虽然很想玩,但也不主动表露,只会看着别人玩。老师和她交谈时,她有时只看着你,有时则用细微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她的回答。她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觉得老师喜欢的孩子,老师就会经常喊她的名字,老师不喊她,说明老师不喜欢自己。这也是我在平时工作中的疏忽之处,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主观上认为言言样样事情都做得好,也不跟小朋友吵架闹矛盾,就不需要我多费心了,从而让孩子有着老师不喜欢她的想法。  二、“省心”孩子的教育举措  进行了归因分析后,我翻出了《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专业

8、资料,再次重温教育知识,多方面寻求理论支撑,并对其量身打造教育方案,发现其闪光点,帮助她重拾自信,健康成长。  (一)多角度看孩子,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6  教师要多角度看孩子,全面评价每个孩子,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进行正确分析,对孩子的优点要进行及时表扬,对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指出,并使其改正。  教师的言行需注意,不要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自己什么都不行,别人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