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

ID:31515364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_第1页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_第2页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_第3页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_第4页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一、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  (一)探究152×4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题目你们会算吗?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自主解决。  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想法?  生1:152+152+152+152=608。  生2:100×4=40050×4=2002×4=8400+200+8=608。  生3:  学生自主提问:对我的想法有补充吗?  生1:第1种方法我觉得有些麻烦。  师:他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  生2:152×4就是4个152相加,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用乘法更简便。  生3:第2种方法其实就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2、?  生:100×4=400就是百位上4和1相乘,50×4=200就是十位上5和4相乘,2×4=8就是个位上2和4相乘。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们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5  师:同学们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这些方法有什么联系的地方?  (二)自主学习4×248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没有教就顺利地解决了,学习单上还有一道,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上来板书汇报算法:  生:对我的发言有什么补充或提问?  生1:为什么积中间写0?  生2:为什么百位上写6?  生3:我提醒大家百位上的是十位不能忘记。  (三)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

3、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同点: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  二、迁移练习  1.我会算(想1)  师:你会算吗?自己算算。生汇报计算过程。  师:比较一下这四道题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问:观察一下,什么情况下积一定是四位数?  追问:是不是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不能进位的就一定是三位数?你是怎么想的,请结合题目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5  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当三位数的百位和一位数相乘满十了,积就一定是一个四位数,如果不满十,我们还要看看十位和个位是否能进位。  2.我会估  师:看看这道题方框里填几,积一定是一个四位数?  □42×4  师:那这道题,积一定是一个三位数

4、吗?什么时候就是四位数了?  1□1×6  【案例反思】  儿童立场的核心就是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因此,我就在思考,“三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知识点对孩子来说并不难,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如何站在儿童立场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如何在本节课中更好地开发潜能、发展思维呢?  (一)在自我研究中,开发潜能  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此,由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就容易一些,特别是算法的迁移。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活场景,并从中提出一个可以用乘法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由此引入课题。我觉得课堂应

5、该是真实的、自然的,在这里如果从情境导入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价值不大,因此我去除情境,在黑板上出示152×4,让学生自主研究解题的方法。  站在儿童的立场首先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开发儿童,尊重儿童,并且允许不同能力的儿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出示152×54这道算式后,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A:152+152+152+152=608。  B:100×4=40050×4=2002×4=8400+200+8=608。  C:  在给学生自主研究的空间下,发现孩子之间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有一定的差异,很显然上面这三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而老师要做的则是看到学生的思考背后

6、所蕴含的思想。第一种方法,孩子显然是从算式入手,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第二种算法看似口算,则是列竖式计算的分步写法,第3个孩子则是直接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到新知上来,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在理解想法的基础上,充分地尊重儿童,开发儿童的潜能,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的算法,并通过这样的自主提问:“对我的想法有什么补充或建议?”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算法,讲透算理。事实表明,孩子完全能够胜任,课堂中孩子的表现非常好,“152×4就表示4个152相加的和。”“第二种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在孩子七嘴八舌的争辩补充中,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算法和算理都有了新的理解。  (二)在迁移练习中,发展

7、思维  计算课应巧设练习,巩固学习重点,了解学生难点。本节课中通过一组练习题将估算与练习计算糅合到一起,通过这一组题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而且解决了本节课的另一个目标“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而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非常高,在此基础上,出示“方框里填几,积一定是一个四位数?□42×4”“5积一定是一个三位数吗?什么时候就是四位数了?1□1×6”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挖深。而最后的自主出题,不仅增加了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