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

ID:3151581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_第1页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_第2页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_第3页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  摘要:自私、冷漠、怯懦、缺乏正义感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探讨学生缺失公正感和利他他行为的原因,培养学生公正感、养成良好的利他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生;公正感;利他行为;缺失原因;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4-01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生惯养,自私、冷漠、怯懦、缺乏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形成,而中学阶段更

2、是关键,因此树立学生明辨是非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弘扬正义,加强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一、学生缺失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4  目前,我国生活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娇生惯养、百般呵护,甚至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都由长辈包办代替,致使其不能形成公正感,缺少利他行为。另外,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同学打架离远点,不

3、要去拉架;在班级少管闲事,不要得罪人等等。以上列举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2、不良社会环境  社会不良现象,请客送礼、朝中有人好做官、有钱好办事,就在学生身边,学生耳濡目染,势必在学生心中形成社会是不可能公平公正的。网络媒体也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官场的腐败现象、学生中的以强欺弱,以及网络游戏等消极负面东西的侵害,也使一些青少年盲目崇拜模仿明星偶像,追求虚荣享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致使其道德缺失,进而逐步丧失了公正感,利他行为也十分鲜见。  

4、3、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前,由于学校面临严重升学压力,过分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缺少正面而集中的公正感、利他行为的思想教育。  二、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  1、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换位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正感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教师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一般来讲,枯燥的说服教育往往效果甚微。教师应努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如列举真实的例子:(1)在马路上,一群学生围住一个学生,推拉打骂,周围观看的学生没有一个上来和解,围观者一个个表情麻木,甚至

5、还有学生呐喊助威。(2)公交车上,一学生看见小偷在车上偷人钱包,熟视无睹。(3)老师调查谁损毁班上的公共财物,许多学生知情不报,4并且还替肇事者隐瞒。假如你看到上述现象,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畅所欲言。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就是那个被欺负的学生,你希望别人怎么做?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感悟到:自己处于危难之中时,是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别人及时帮助的;那么同样,别人在危难之时也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否则,他的身心都有可能受到极大的伤害。当然,帮助的前提是机智、勇敢,想办法既解决问题又能保证

6、自己和救助对象的人身安全。  2、树立典型、弘扬正义,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公正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教师要善于在班级树立具有公正感的学生典型,让学生有榜样可模仿、有目标可追寻。可通过开展以“公平公正、利他行为”为主题的手抄报和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典型事例,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弘扬正能量,激发公正感。让身边的正义发扬光大。在班集体建设上,教师可以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选举产生班级干部、团员、班级之星。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植下“公正”的种子,还教育一片净土。另外,利用先人的正义行为激

7、励学生,例如典型人物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为什么尖锐地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其根本原因就是鲁迅作为一个高尚文人的正义感。再进一步探讨,如果当时文人们只知道一味地明哲保身,对黑暗势力退避三舍,那真就是“国将不国了。”相反,也正是当时国家有了这一批正义之士,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把这一身正气推广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利他意识4  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如《墙角的爱》、《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让学生从点滴行动中体会利

8、他行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以有利于他人为目的,不带有任何个人企图,不期望他人日后回报的;通过运动会、雷锋活动月、各类公益活动践行利他行为。  4、训练移情能力,增强中学生利他动机。  移情是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具有引发助人行为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情感内化,当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他就能够将心比心产生助人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