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

ID:3151601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_第1页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_第2页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_第3页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审美过程中,牡丹始终象征着尊贵、华丽、富贵。古人云:花本无言。古代诗人常借物言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牡丹由于其自身特殊的象征意义而深受广大文人喜爱。经过对《文渊四库全书》的检索发现,宋代诗词中歌咏牡丹的数量较唐代而言增长很多,超过了现存唐代诗词中歌咏牡丹的篇数。可见,作为一种著名花卉,牡丹一直受到众人喜爱。而从诗词文化的角度出发,宋代诗人词人酷爱牡丹,其中也蕴藏着深深的文化意蕴。  一.宋代诗词与牡丹情结  1.赏玩牡丹,遍及南北  自古以来,洛阳可称为牡丹的圣地,是人们争相观赏牡丹的地方。

2、而且在宋词中,很多歌咏的牡丹均指洛阳牡丹。如陆游的“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红总胜流”中指的就是洛阳牡丹。而且在宋代,牡丹的品种也已经很多了。“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就形象的描述了洛阳牡丹品种数量繁多。而且,从宋词中国可以了解到,牡丹种植地也遍及全国各个地方,牡丹产自全国各地,供全国赏玩。  2.栽植牡丹,精心养护  从宋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词人不仅会用心赏玩牡丹而且会栽植牡丹,并且精心呵护,在赏玩牡丹的同时,歌咏牡丹。栽植牡丹。词人们面对新植牡丹花开,会兴奋不已。如“怜而守常性,幽丛不改芳”4来感叹牡丹的优秀品性;“牡丹亲植锦堂前,回

3、首光阴二十年”来表达词人因酷爱牡丹亲自在锦堂前栽植牡丹,随着光阴的流逝而独爱牡丹,表达出对牡丹深深的喜爱之情。栽植牡丹,需要对牡丹进行精心的呵护,及时锄去杂草,以使牡丹有好的花枝。在宋代文人中,对牡丹的喜爱并不仅仅是对牡丹的赏玩,还有在牡丹栽植过程中所得到的体会,甚至升华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  3.牡丹的高贵意义象征  诗人在与牡丹的接触过程中也会注意到牡丹的高贵特性与习性。牡丹的栽植养护都需要人们的精心照料,“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体现出诗人对牡丹的细心养护。因为成长过程需要更多的照料,而且美丽的形象使得牡丹成为花中之王,成为高贵的

4、象征。总之,诗人在赏玩牡丹同时,栽植牡丹也成为一种风尚。诗人在词中所流量出的对牡丹的喜爱蕴含了浓厚的牡丹文化情结。  二.牡丹情结与文化意蕴  南朝刘勰曾经说过:“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宋代词人面对富丽堂皇的牡丹,更是尽情的吟咏。在诗人创作的过程中,除了个别几个在写牡丹时是奉旨作诗,大部分的文人都把牡丹当作一种社交的纽带,饮酒作诗。同时在宋代诗词中可以感受到所存在的一些文化底蕴。  1.崇尚富贵祥瑞,热衷美艳昌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就牡丹而言,由于本身的雍容华贵,不免引起诗人对富贵的感叹。如著名的《爱莲说

5、》中提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深刻体现了牡丹的“富贵”4的象征意义。而且在宋代的诗词中,诗人竞相赞美牡丹的美艳,尤其是宋代出现的双头牡丹,更是引起了宋代词人的关注,并将其代入到了创作视野。后来,在词人的描写中,也出现了三头牡丹,无不表现出对富贵祥瑞的崇尚。  2.寄托伤感情思,表达内心情志  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有着“诗言志”的传统,一些不得志的诗人会通过在诗中对一些事物的品性的描写来衬托自己的志向和意志。而在宋代诗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词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他们一般会通过对牡丹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抒发自己的情感。  3.追忆往事

6、,抒发兴亡感叹  宋代经历过政权更替,其中不少的诗词主题是追忆往事,抒发兴亡之叹。“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来表达词人回首往事,不仅感叹国破家亡,抒发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思念。同时,也有不少诗词中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哀痛,著名的宋代诗人陆游也在诗中借写牡丹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愁。同时在对牡丹的歌咏写作中,也蕴含着佛理情趣。著名诗人张耒就曾将牡丹比作“天女奇姿”,由观赏牡丹到思考聆听佛法。  三.总结  宋代是一个诗词繁荣的朝代,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文人,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常常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在中华民族的审美中,牡丹被寄托着多种情感,有对美艳

7、的赞美和向往,有对清廉品性的坚持,也有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及对亡国的哀痛。在宋词中所流露出的牡丹情结大都表达出了词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的追求,而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继承有着深远的影响。4  参考文献  [1]洪树华.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解读.《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  [2]石明敏.探析宋徽宗《腊梅山禽图》中情理交融的诗意境界.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15(学位年度)  (作者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