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ID:3151635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_第1页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_第2页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_第3页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_第4页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提倡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物理知识,并提升相关能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应该怎样来处理呢?笔者以《超重和失重》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具体操作。  1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超重和失重”这一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探究,进一步深化和活化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认知。相关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来界定:(1)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求学生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能运用力学规律处理超重和失重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求让学生结合有关

2、实验的体验,总结归纳超失重现象的有关规律,并从中对有关物理方法和科学思维进行体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要求学生获取科学探究以及团队协作的情感体验,并从中品味到物理探究的乐趣  2教学过程设计  2.1生动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播放】视频1.游乐场中“过山车”项目进行中,乘客各种嗨翻天的尖叫和表情;视频2.电影《火星救援》中最后的高潮片断:马特达蒙乘坐“敞篷”火箭升空,火星轨道上其他宇航员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营救。  师:过山车又叫“云霄飞车”6,惊险刺激,我们在座的同学是否有关体验呢?火箭升空时,宇航员为什么会因

3、为加速度太大而发生晕厥呢?在轨道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自由漂浮呢?相信你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会对上述问题有新的认识。首先,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这两段视频资料涉及怎样一些共同的物理现象?  生:超重和失重。  【课题呈现】超重和失重的本质是什么?相关规律又如何?  2.2层层铺垫,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问题分解】教师引导式提问: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一课题,你认为应该要对哪些问题进行研究呢?学生展开讨论并对问题进行了分解。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积极预设学生对探究目标的分解情况:(1)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如何界定?(2)超重和失重发生时,重力

4、真的发生了变化吗?(3)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  【探究铺垫】引导学生对重力有关认识进行回顾并介绍辅助概念:视重。  师:无论是否是发生超重或者失重,我们都需要先处理三个问题,重力因何而发生?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测定某物体的重力?  生: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或台秤测量。  师:如图1所示的弹簧秤和台秤测量的是什么力?是直接对重力进行测量吗?6  生:弹簧秤测量的是它与重物之间的拉力,而台秤测量的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因此,它们对重力的测量都是间接测量。在

5、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所提供的拉力(或台秤的支持力)等大反向。  教师总结并引发思考:上述情境中,我们将“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或台秤的支持力大小”定义为“视重”,即看上去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的时候,视重与实际重力相等。那么,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视重与实际重力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态,视重和重力不相等。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一学生将弹簧提着钩码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另一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中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实验细节:初始状态系统静止时

6、,弹簧秤指针位置稳定,与以前所学相符,即示数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上升过程中,指针先向下后向上,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大后减小;弹簧秤下降过程中,指针先向上后向下,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师:实验过程中,钩码的重力有没有变?弹簧秤的示数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生:钩码的实际重力没有发生改变,弹簧秤的示数表示视重的大小。  师:也就是说刚才的实验过程中,视重有所波动,而实际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对上述视重大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视重大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视重小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对超重和失重这两个词中的“超”和“失”

7、二字,你有何认识?请彼此讨论,交流你们的看法。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适时介入各组讨论,以了解学生基于超重、失重以及视重等概念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6  师:请回忆一下之前的实验场景,你能说说哪些情况下发生了超重现象?3L有哪些情况下发生了失重呢?  生:弹簧秤提着钩码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超重现象;向下运动时发生失重现象。  师:再好好想想,刚才的实验中,上升阶段只有超重吗?下降过程中也只有失重吗?  这是学生最容易发生误解的地方,教师务必让学生自我总结,及时将相关错误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

8、引起他们认知上的顿悟。  生:上升过程中,弹簧秤示数先变大后变小,即先超重后失重;下降阶段,弹簧秤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即先失重后超重。  师:正确。超失重现象与上升或下降没有关系,那么具体说来和什么有关呢?动力学中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梁是哪一个物理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