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

ID:31516943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_第1页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_第2页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_第3页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_第4页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  【摘要】作为“种子学校”,对朱小蔓“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校本化实践。分别厘清了校园与育人场、校园情感场与富有情感特质的教育生态、校园情感场生态与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三对概念的相互关系。提出校园情感场生态是具有场特质和场作用、具有正向情感作用的理想生态,在这个生态体系中,一切都是自然的、有“温”度的、活的、在生长的。  【关键词】校园情感场;生态;育人场;情感“温”度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44-02  【作者简介】陈永兵,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

2、,226001)校长,兼南通市北城中学校长,从事学校管理研究;张弛,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教科处副主任。  2015年初,经广泛遴选和考察论证,朱小蔓教授领衔的田家炳基金会“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组慎重决定,将我校确定为“种子学校”,且是全国田家炳中学中的唯一一家。  朱小蔓教授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开创并从事情感教育研究30年,以其开阔的理论和实践视野为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朱教授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是她30年情感教育研究的一次“落地”7。对我们学校而言,这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极佳契机和重要抓手。  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基础和各种条件,对朱教授

3、的项目进行具有开创意义的个性化解读、校本化实践,从而更好地用草根化的语言对情感教育理论作出诠释,这既是一种严肃的继承,也是一种灵动的发展。  一、校园与育人场  毫无疑问,校园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又因与“场”概念结合而被喻作“育人场”,当然,我们不能把“育人场”单纯看作是“育人的场所”的简称。  场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是场所,二是作用。育人场则是一个被赋予了丰富内涵的专有名词。场若作场所讲,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如此,育人场便只是表面意义上的“育人的场所”;而场原本还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物理场包括了电场、磁场、引力场等,这种场是指一种相互的作用方式,当然也包括作用所处的时空。爱因斯坦认为,场

4、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相互依存其实就是彼此间有着相互作用。受物理学启发,场有哲学主张存有即场有,万物依场而有,没有能够孤立存在的实体。这种对场的理解,更注重于“作用”的涵义,这是相对于“孤立”而言的。所以,无论从物理学还是哲学角度看,校园这个“育人场”都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概念,其中更包含着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方式的意思。  此外,社会学中也出现了“场域理论”7,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同样起源于物理学。它要表达的是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

5、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的现实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field)。显然,校园既是物理场,又是心理场,既是一种空间上的场所,又是各种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集合体,其中的作用包括了物质的和心理的作用。所以,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校园这个“育人场”也是一个复合概念,除了表明“场所”,它更突显两种世界(心理世界与物质世界)中不同个体、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是相互叠加的、复合的。  二、校园情感场与富有情感特质的教育生态  生态原本是一个生物学名词,是指生命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发展的状态、样子。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存状态的求索,生态

6、一词已被更多赋予了健康、美好、和谐的内涵,并被引入了教育领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样子就是一种教育生态。  在学校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情感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情感的表达、接收与反馈,离开情感谈教育、“做”教育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忽视情感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情感不存在、不产生作用,它只会使得对情感的认知更加缺失,情感的表达更加盲目、随性,情感的相互作用更加不可预知、不可控,本该起到积极作用的,却达不到预期甚至产生负面作用。现实中,这种状况是或多或少存在的,从当前来看,基础教育的教育生态并不十分理想,师生关系淡漠、校园中人情味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并不符合人们对于“生态

7、”7的美好期许与向往。究现象之根源,从师范教育开始,直到后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就一直缺乏情感教育方面的专业课程、培训,师范生、新教师、成熟教师,都普遍缺少教师情感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事实上,朱小蔓教授所提倡和从事的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尤其是她近期领衔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更是要从师范教育开始,给予现在和未来的教师们以足够的教师情感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更要借助该项目引起教育者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使得他们愿意并学会通过良好、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