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ID:3151743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摘要: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这就是教的目的。要使一堂课圆满成功,教师必须精心构思巧妙设计,研究教材和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教而有序、学而有趣、循而有据。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合一;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46-01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以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解题思路开放为主要内容的

2、开放,还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全新的课堂教学体系。  开放性数学教学应该充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何体现开放性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  一、教法与学法合一  “开放性”教学就是要把传统的教师教的方法,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合一”的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的过程。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4这就是教的最终目的,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

3、也是推进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注重以情教育,增强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要动之以情,以情激情。因为情感是人与人融洽关系的纽带,是克服困难,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只有用炽热的情感,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只有用炽热的情感,才能形成凝聚力,诱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形式。让学生一个劲跟着教师转,听教师讲,就好像嚼教师吃过的食物,索然无味,为此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有自己思考领会的机会。才能发挥主体见解,品尝知识趣味。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所获知识的消化和运用,是否增

4、长了能力、是否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否则,再热闹的课都不是好课。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的能动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创新意识才能得到锻炼。  三、解放学生大脑,培养创造性思维  注重思维方法,培养创造能力,数学思维方法,产生于数学知识,蕴藏在教学之中,充分表现于思维过程,传统数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如何达到在愉快轻松中学习的目的呢?  (一)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自由空间  以往学生一进课堂就失去了需

5、要的自由,在这种状态下,教师要适当地转移学生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让学生“自我选择”4在一定范围下做自己想做的,这就给学生一种心理自由,巧妙地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比如,组织学生做题时,让学生自己先确定:书上的题目能做吗?如能做且愿做的,一、二两题直接在书上做,第二大题自选四道题就行了。如能做但不愿做的,可以自行编题给同学做,或自行解答。这样学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了,各干各的事,学生有一种“自己做主”的体验,达到了大脑解放。  (二)给学生多一点自我决策的机会  无论是一道数学题,还是一个问答题,各有各的思路,

6、学生都有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法。同一个方法,对这个人来说是简便的、清晰的,是一种好方法,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并非完全一样,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事实上,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万能的好方法。方法的好和差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我们让学生自己拿主意,确定最佳方法,比如,讨论如何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时,让学生充分讨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底哪种方法好?讨论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人认为可以绝对用方程解。从此鼓励学生“自行决策”培养自主意识。  (三)给学生多一点自我赞赏的机会  学生崇拜老师,却很少留意自身的闪光点,常常把自己

7、的长处忽略,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的优点,说一说自己的长处,想一想自己的优点,使学生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觉得自己能行,不小看自己。比如,在每堂课结束之前3~5分钟,让学生静思一分钟,想一想这堂课掌握了哪些知识,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学生有了自信。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4  课程是载体,教法是手段,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教法上,启发、诱导、探索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主导原则。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是

8、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是以学生为本位并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境界,不仅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有高尚的人格。  全面提高自我,不断改进方法,对他们具有的潜力不同,获得知识技能水平的不同,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习自信心,鼓起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