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

ID:31517795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_第1页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_第2页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_第3页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_第4页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人文素养与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探讨和研究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鉴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68-02  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博大的战略胸怀、激扬的创造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

2、情操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需要人文素质的滋养。在物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呼唤着人文精神,社会呼唤着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摆在了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探索和实践。  一、人文素养的探讨7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发展除了能力发展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然而,在中学教育中,语文学科已经成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围着高考转,考分成为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教育目标被“定位于为社会即时的政治、经济服务,

3、为个人的谋生、找工作准备。这样的定位――为职业做准备,确实很现实,也很容易见效,可是它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逐步掀起了一个研究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的热潮。在整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传播,以人文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风起云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体系,以及具有强烈学习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能够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育需要开启智慧和授受知识,也必须进行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

4、泽和点化。作为最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它理当负担起应负担的重任。2003年始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训练,同时它还是陶冶性情、建构学生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教育。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也必须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总体生成,是要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感受民族文化、接受情感熏陶,从而在对文本的体验、思索中立起一个完整的人”7。这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共识。人文精神成为当代教育的一种理念,它提

5、倡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强调生活态度、人生观、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者不再只是单纯处理生产对象,更要处理好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协调工作,与自然和平共处,关心人类命运,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是每一个现代人所要具备的素质。众所周知,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则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立人”为未来,提出了阅读鉴赏的目标。“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

6、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是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中带有根本性的要求。这是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整体的人”的根本问题。英国作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读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阅读可以滋润人文素质。中学生从12到19岁,是心理世界最丰富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点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所以,中学教育是否具有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教育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任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润的人文气质,这些都需要

7、在中学阶段完成。  二、人文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1.改变观念,激发兴趣。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苏轼曾在《李民山房藏书记》这样写道: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文中的“观书”,即阅读。苏轼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贤,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不是练习技法,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打精神的底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7  

8、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养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现状仍然存在的今天,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上加难。因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