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522054

大小:17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2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屯溪一中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封建

2、政治”即为分封制,“郡县政治”即为郡县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吏世袭,而郡县制下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皇帝),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2.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

3、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封邦建国B.秦朝设郡置县C.汉朝行“推恩令”D.元朝广设行省【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可以看出是对诸侯国的描述;从“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可以看出是对郡的描述。既存在郡县又存在诸侯国的情况出现在汉朝初年,从“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可以看出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西周时期不存在郡县;B选项错在秦朝不存在诸侯国;D选项时期不对。-

4、16-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本题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诸侯”和“郡”。历史上出现诸侯国与郡县并行的现象只有汉朝初年。汉朝初年,郡国并行,行政区划呈现“斑马式”的特点。时代一旦确定,其他选项都被排除。3.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云南的车马可直抵北方辽阳、岭南一带的官吏和商人可漫游河北,说明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属于

5、国内贸易,故C错误,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发展情况,排除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4.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国的

6、劳动效率没有提高,在于中国的经济形式,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中期以前,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A项符合题意,正确。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都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国策,BC两项均排除。传统科技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D项表述有误,排除。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素【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素(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

7、3)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16-(4)农学著作的问世(如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5)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如占城稻、玉米、薯类)(6)重视水利的兴修(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答案】A【解析】北魏奴婢、耕牛的授田实质上是

8、归属门阀士族的,故这一变化反映了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故A项正确;政府掌握大量土地是均田制的前提,唐初政府掌握的土地没有减少,故B项错误;唐初均田制正在盛行,故C项错误;唐代奴婢地位应该比北魏地位上升,故D项错误。6.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发展工商业B.废除债奴制C.发放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