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

ID:31541401

大小:3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专题(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7·福建省泉州模拟)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2.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

2、温的季节变化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答案 1.D 2.A解析 第1题,石海出现在穿越鳌太线过程中,其海拔高度在3475~3767米之间,对照太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图,石海应当位于高山灌丛草甸之上,故选D项。第2题,石海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这就是石海。所以石海的形成与气温的日变化有关,故选A项。(2017·河北衡水模拟)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

3、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3~5题。3.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1~2月B.3~6月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C.7~9月D.11月~次年1月4.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客土下滑B.利于

4、客土和本地土壤的融合C.提高草种的发芽率D.利于地表水下渗5.该绿化方法宜选择的植物类型是(  )①耐旱植物②耐盐碱植物③耐贫瘠植物④高大乔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3.B 4.A 5.C解析 第3题,我国北方地区3~6月正值绿草发芽生长季节,此时实施绿化客土法,有利于种子发芽,为最佳施工期,故选B项。第4题,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对于光滑岩面进行加糙处理,主要避免客土下滑,故选A项。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春季多干旱的天气,选择植物应该以耐旱植物为主,工程坡面土壤肥力低,应该选择耐贫瘠植物;坡面盐碱不会太大,考虑耐盐碱植物可以少一些,坡面不

5、适宜种植高大乔木,故选C项。(2017·河南焦作模拟)植物对气候的反应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纷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下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据此完成6~8题。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6.在孢粉带Ⅰ中发现大量松属类花粉,则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草原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D.

6、落叶阔叶林7.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的是(  )A.孢粉带IB.孢粉带ⅡC.孢粉带ⅢD.孢粉带Ⅳ8.在孢粉带Ⅲb中发现了大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Ⅲb时期该地区气候(  )A.寒冷湿润B.温暖湿润C.寒冷干旱D.温暖干旱答案 6.B 7.B 8.A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含量分别超过50%和40%,同时,该孢粉带中还有大量的松属类花粉,而松属于针叶林植被,故说明此时期该地区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和草类植物,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草原。第7题,乔木多为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木本

7、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为旱生植物,蕨类多属湿生或水生植物。读图可知,距今240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孢粉带Ⅱ中草本植物孢粉含量比其他孢粉带高,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较其他孢粉带偏低,说明该孢粉带所在的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地表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第8题,云杉是湿冷气候环境下的典型乔木植被类型,现在仅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地林带(指示气温低而湿度大的环境)。读图可知,孢粉带Ⅲb地层中的乔木类、灌木类花粉含量都偏高,蕨类花粉含量也相对增多,说明此时期大气湿度较大,适宜于乔灌木、蕨类的生长;同时,该地层中发现大量的云杉花粉,进一步说明孢粉带Ⅲb沉积地层时期气候寒冷湿润。(2017

8、·河北衡水模拟)土壤全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