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

ID:31541418

大小:4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专题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2017·长沙市长郡中学模拟)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是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下表,回答1~2题。深度(cm)N(mg/kg)P(mg/kg)Na(mg/kg)Mg(mg/kg)012834030102091265451050842835681.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A.N    B.PC.NaD.Mg2.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A.地下水位下降B.水土流失加剧C.土壤肥力下降D.盐碱化加剧解析:第1题,由图中各个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

2、变化,N、P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不太大;Na元素有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由表层通过淋溶作用转移到深层的Na元素的程度最高。第2题,土壤的淋溶作用是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地下水位下降与淋溶作用关系不大,A错;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导致土体及营养物质的减少,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物质的迁移,B错;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C正确;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D错。答案:1.C 2.C(2017·甘肃通渭期末)下

3、图是某大陆四地月均温与月均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变化能体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的是(  )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4.关于四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②地河流含沙量大C.③地太阳能丰富D.④地降水集中在夏季解析:第3题,根据四地月均温与月降水量关系图可以分析其气候特征。①地最高月均温接近30℃,最低气温在0℃以下,高温

4、期与多雨期一致,年降水量约600mm以上,应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②地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冬季温和(0℃以上)夏季凉爽(20℃以下),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含沙量小;③地冬季气温在-10℃以下,夏季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不足400m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能丰富;④地高温期少雨,低温期多雨,应属地中海气候。①地到③地、从②地到③地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②地到④地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结合上题判断可知,①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②地河流含沙量较小;③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能、风能丰富;④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答案:3.D 4.C(20

5、17·河南新乡质检)河谷地带按说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据此回答5~6题。5.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与草甸C.亚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6.“干热河谷”的成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解析:第5题,图中的河谷地带处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应分布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6题,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谷处在季风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干旱少雨。非常感谢上

6、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答案:5.A 6.D(2017·广东惠州市模拟)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  )A.北坡B.南坡C.东坡D.西坡8.北坡岳桦林带以下

7、植被依次是(  )A.高山荒漠、针叶林B.针叶林、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常绿阔叶林9.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  )A.植被演替停止B.苔原带下侵C.岳桦林带下侵D.岳桦林带上侵解析:第7题,由图文信息可知,长白山天池东部地形相对平缓,加之受西北风影响,东部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第8题,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基带应是针阔混交林,随海拔增高植被依次为针叶林、岳桦林、苔原。第9题,岳桦林带是针叶林和山地苔原之间的过渡带,是山地苔原和森林成分的特殊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