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ID:31559665

大小:50.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3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谈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如下文  一、会计信息失真在职务犯罪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失真使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处在危险状态  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越发的隐蔽,而不容易被人发现,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罪证。如果没有进行深入地、有针对地的审计核查账簿,是不容易发现的。例如,会计人员通过制作帐外帐(俗称“小金库”)使公款脱离监管,然后进行贪污、挪用等犯罪行为。可见,会计信息失真是某些职务犯罪频发的诱因之一。那么,会计信息失真具体怎么使公款脱离

2、监管的,其主要表现为“即故意虚构或隐瞒交易事项:利用调整会计科目、虚列往来账、虚列或转移收入;随意调节利润,掩盖亏损或赢利的事实;人为制造虚假原始凭证;巧立名目,套取现金;擅自更改会计信息,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采取对内对外两套账或多套账,分别报送不同的管理部门;私设会计账簿、小金库等。”  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单位用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有的单位用公款行贿,有的单位收受贿赂等等,这些明显违反党的纪律、财经纪律、刑事法规的现象为什么长期、广泛的存在,并且屡禁不止。其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通过不当的会计行

3、为故意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掩盖违法违规的罪证,造成公共财产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使国家利益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遭到严重的侵害,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也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人员的失范的会计行为为单位行贿、单位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的发生提供肥沃的土壤,并使刑法保护的利益处在危险状态。  (二)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某些职务犯罪的定性  检察机关在查办行贿、单位行贿等犯罪时,常常遇到犯罪嫌疑人滥用法人资格,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大肆行贿,并获取巨额利益,然

4、后利用真帐假做将巨额利润转为个人所有的案件。这种披着“法人”外衣实际为个人行贿的案件由于行贿获取的利益混同的证据被“会计信息失真”所掩盖,导致要认定是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会面临多重困难,一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本次行贿获利还没有来得及套取。在单位帐与个人帐早已混同的前提下,犯罪嫌疑人没有必要将利润转移为自己所有。二是由于会计账目核实取证具有时效性,很多记账凭证由于时过境迁无法核实,调取证据难度很大。例如,某单位行贿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注销犯罪时公司法人,毁灭会计账簿。因此,在取证困难的情况下,只能追究犯罪嫌疑

5、人单位行贿的责任。而单位犯罪要比个人犯罪定罪量刑要轻,这无疑为打击职务犯罪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三是追诉犯罪的法定办案时限紧张,无法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大量的会计审计工作,并且这也额外增加了办案成本。  二、诱发职务犯罪的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  诱发职务犯罪的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受到单位主管责任人员的胁迫  作为会计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会计人员在履职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单位主管责任的胁迫、利诱,往往不得已做出失真的会计信息。例如,会计人员为了不失去工作或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晋升的机会等物质满

6、足,很多会计人员最终会选择迎合领导的不良利益需求,违背自身职业道德操守和法律法规,用各种手段方法,篡改或歪曲会计数据,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受当前会计从业环境的影响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在社会上泛滥,甚至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潜规则已经悄然形成,会计人员很容易被当前这种客观大环境所影响,做出从众行为,“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谈到: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

7、几乎都与财会人员作假账分不开。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  (三)会计行业自律意识差,监管缺位  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道德的培养,以及会计不当行为的规范都迫切地需要会计行业组织、财政主管部门切实的承担起责任,而会计行业自律组织、财政主管部门在监管上长期缺位,使行业监管无力,秩序混乱。  (四)法律制度方面存在部分空白和漏洞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存在部分空白和漏洞,这也是原因之一。《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8、究刑事责任。”而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只规定了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因此,《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以及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没有列入刑法调整范围之内,反之,仅仅以行政处罚代之。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诱发犯罪,而犯罪的收益与支出不成正比,因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危害巨大。  (五)没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相当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都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