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

ID:31562563

大小:833.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1-13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山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及安检地质勘察报告25目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工程建设大事记21.3本次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41.4勘察过程及完成工作量52区域地质概况62.1地形地貌62.2地层岩性62.3地质构造72.4地壳稳定性评价92.5区域水文地质条件9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23.1地质概况123.2水库工程地质问题评价134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54.1地质概况154.2坝基工程地质条件164.3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84.4坝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95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15.1坝体工程概况215.2上坝土料构成情况21

2、255.3坝体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及渗透性描述225.4坝体质量评价265.5坝体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及工程处理建议276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96.1工程地质概况296.2各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97灌溉输水管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18天然建筑材料328.1土料328.2块石料328.3砂料339结论及建议341前言1.1工程概况高山水库位于**市掇刀区掇刀石街办仙女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该水库拦截漳河水库上游支流来水,水库承雨面积4.1km2,水库总库容167万m3,调洪库容22万m3,兴利库容127万m3,死

3、库容18万m325,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43万m3;水库原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水位为155m;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为155.7m,正常蓄水位为154m,死水位为143.5m。高山水库高山水库交通位置示意图高山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灌溉输水管等组成。水库保护下游掇刀石街办仙女村和漳河镇京河村的耕地3500亩,人口2000人。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156.4m,最大坝高为25.5m,坝顶长度为175m,坝顶顶宽度6m。迎水面坡比为1:3.0,背水面面坡比为1:2.5。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净宽18m,堰顶25高程1

4、54.0m,,设计最大泄量53.3m3/s。输水管位于大坝右侧,直径0.7m,混凝土无压管,进口底板高程为143.5m,设计流量0.66m3/s,为分级斜卧管,设平板铸铁闸门,手摇式螺杆启闭机启闭。按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高山水库枢纽工程的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246亩,养殖水面252亩。1.2工程建设大事记高山水库由原**县水电局进行勘测设计,在水库所在地公社组织劳力参加修建,水库1966年9月开工,1967年4月建成蓄水。大坝施工时勘测设计部门对大

5、坝定线、放样、清基槽、施工导流、辅筑回填到碾压、护坡,作了一些规定,工程施工时土料上坝主要为肩挑手提人力托运,土料夯实为人工夯打,碾压方法为人工石磙夯实,无大型机械设备参于施工。大坝清基时,对坝脚内的树根、草皮及地表浮土原则上清除干净,并进行了抽槽防渗处理,坝底抽槽宽约3m。主要大事记及险情:1)大坝于1964年11月动工,1965年5月竣工并开始蓄水,建成大坝现在高度。2)2000年,251省道进行施工改造,将整个水库大坝坝顶加宽硬化,作为251省道的一部分,公路从坝顶通过。253)2002年在大坝下游坝坡142.7m高程处修建了宽2.5m的平台,并平台

6、上修建了水渠作为水库灌溉输水渠,水渠下游坝坡全部采用浆砌块石护坡。4)大坝下游坝坡、坡脚发现有多处散浸,散浸面积合计约150m2,但无明流,渗流不断,局部集中渗水,坝脚局部已沼泽化。5)大坝下游142.7m高程以上坝坡,因修建坝顶公路时将泥质粉砂岩块、碎石石遗弃到坡面上,坡面上山体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6)大坝上游坝坡未采取护坡措施,土体裸露地表,浪蚀严重,发育多处浪坎,坎深0.4~0.8m。7)溢洪道底板混凝土多处破损,消力池无人清泥,沉积厚约0.5m的淤泥,长满水草。8)输水管涵老化,启闭设施落后,管理不便且漏水,启闭设施锈蚀严重。1.3本次勘察目的及

7、技术要求本阶段勘察的目的任务是:1)进一步研究区域地质、地震记录及相关工程资料,复核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复核场区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基本烈度。2)复核场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进一步研究岩体风化特性、、完整性、透水性、稳定性及物理力学特性等。3)进一步收集、了解大坝施工时的土料场、石料场情况。254)复核大坝清基、基础处理情况,复核坝基渗漏原因,复核边界条件,提出处理措施。5)进一步研究坝体填料的物质组成、碾压密实性、透水性、天然状态等特征,复核坝体质量评价及险情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6)进一步研究溢洪道地质条件,复核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7)复核输水管的工

8、程地质条件,复核其工程地质评价。8)落实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所需天然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