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

ID:31567279

大小:53.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3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_第1页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_第2页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_第3页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_第4页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村委环卫保洁工作意见乡村清洁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健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全县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特制订本意见:一、推进货币化包干保洁1、明确保洁范围和标准。乡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范围分为公共区和责任区。公共区主要包括城镇“三道”(城镇街道、过境道、城镇江河道)、“三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建筑工场)、“三店”(废品收购店、餐饮店、商店)和乡村“三线”(主要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江河溪流沿线)、“三边”(路边、水边、屋场边)、“三场”(养殖场、建筑屋场、农贸市场);责任区主要包括乡镇

2、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和农民住房前后的晒坪、水沟、院落等。保洁标准为“六无两及时三清洁”:即无裸露垃圾、无白色污染、无乱停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晒、无乱贴乱画;垃圾清运及时、垃圾处理及时;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第8页共8页2、健全保洁责任和机制。乡镇卫生公共区保洁由乡镇负责,要组建专业保洁公司实行全天候公司化保洁管理。行政村(居委会)公共区卫生由行政村(居委会)负责,乡镇监管,建立“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的常态化清扫制度。对城镇“三场”、“三店”、城镇居民户和乡村“三边”、“三场”,建立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与“门前三包”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市场

3、、业主和城镇居民等保洁责任,对农户责任区推行分户包干责任制。同时,各乡镇要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和干部义务劳动,聘请热心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义务保洁员,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保洁长效机制。3、推行保洁包干劳务合同管理。乡村清洁工程环境卫生公共区实行分区段承包管理。乡镇公共区卫生由乡镇政府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采取招投标方式,分年度择优确立专业保洁公司,签订货币化保洁合同。行政村(居委会)公共区卫生由各乡镇组织各行政村(居委会)确定保洁区段经费上限,引入竞争机制,分年度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发动农户从高到低竞标,签订货币化分段保洁劳务合同,明确保洁时段、地段和标准要求,视

4、完成情况兑现合同。村干部和居委会主任原则上不参与竞标承包。保洁经费实行按季度由乡镇财政所打卡发放制度。二、加强常态化工作管理4、抓好宣传教育管理。各乡镇要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公益性宣传和教育工作,要在人口相对集中场所制作5-10块以上公益性宣传标牌,在视线相对开阔地段刷写10条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开展大规劝活动,组织镇村干部上街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文明规劝活动,制订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发放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业主、城镇居民和重点农户,采取公开信、公开课、公开警示教育和文明卫生评比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升社会公众环

5、卫意识。第8页共8页5、实施数据信息管理。县乡两级要逐步建立健全乡村清洁工程数据信息库,实行台账管理。县乡村清洁办要建立全县乡村清洁工程数据信息录入、查询和统计系统,对全县国省县公路沿线村、乡镇机关所在地、乡镇集镇村和所有农村居委会统一编号、统一登记造册、统一录入信息资料、统一分值管理,留存原始记录和影像资料。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各行政村(居委会)分路段台账管理,按季度做好台账报表。6、做好环卫设施管理。切实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值守管理,确保环卫基础设施全覆盖和设施正常使用。各乡镇要按实际需要配备垃圾转运车、环卫洒水车、果皮箱,建设垃圾填埋场、新型垃圾焚烧炉,配齐环

6、卫工具用品,因地制宜建设垃圾池或地嵌式垃圾池。全县所有乡村交通公路沿线不留环卫设施空白区域,并积极做好环卫设施更新和维护工作。各乡镇要推行环卫车辆、垃圾池编号管理,按编号落实人员责任,确保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场所有专人值守管理。各行政村要分别建立1个以上的村级垃圾填埋点,配齐环卫“五小”设施(扫帚、铁铲、斗车、工作服、卫生公约),落实专人管理。三、落实垃圾一体化处置第8页共8页7、实行定点收集。推行乡村日常垃圾定时、定点倾倒和收集制度。各乡镇要动员引导主要街道单位、餐饮门面和居民等每天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定时定点倾倒垃圾,其余时段不得随意倾倒垃圾。要求集市商贩特别是水

7、果商贩在营业时间内自备垃圾收集器具,落实摊担环卫包干责任。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主要交通公路沿线农户,添置户用垃圾收集桶、收集池,定期定点倾倒。各乡镇要做到城镇街道垃圾每天收集一次,农村主要公路沿线垃圾每三天收集一次。8、健全转运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增强乡村垃圾转运能力,采取公益性和有偿性两种转运形式,建立健全垃圾转运机制。乡镇主要街道、集市、县级以上公路沿线原则上应列入乡镇公益性转运范畴,日常转运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清洁公司等专业保洁队伍负责。各行政村主要公路沿线、村级活动场所、组到村垃圾集中点等垃圾转运由行政村采取公益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